1)第768章 都司+公司,商人+地主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8章都司+公司,商人+地主

  在就藩瀛洲的藩王们挑选领地时,朱媺娖则在召开军务院、内阁联合会议,商讨朝廷开辟瀛洲的政策。

  最初,有人提议仿照之前对马六甲的安排,设置都督府,以军事为主,兼顾民生。

  但仔细讨论之后,被否决了。

  因为瀛洲的情况与马六甲并不相同。

  马六甲当初虽然是海外飞地,但其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位置十分重要,且商贸繁荣,当地土民也已开化。

  如今朝廷更是准备将其纳入南海省,取消都督府,改置府县。

  至于瀛洲,离大明更遥远不说,而且地理位置并不怎么重要,又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并不需要如都督府一般去精细治理。

  须知,越精细的治理,朝廷所花费的成本便越多。

  粗放一些,朝廷所花费的成本便少。

  最后,经过连续三日的讨论,决定以革新的“卫所制”外加“公司制”来开辟瀛洲。

  即朝廷先设立瀛洲都指挥使司,再成立大明瀛洲垦殖公司。

  瀛洲都指挥使司简称瀛洲都司,归军务院管辖,属工屯军序列,也即是大明新军第四序列。

  从大明工屯军,以及卫戍军、边防军、禁卫军、御林军的适龄退伍兵中招募兵员。

  其军饷分为两部分,一为比照工屯军军饷的保底军饷,简称“底饷”。二为垦殖奖金。

  底饷依旧由朝廷通过“军务院——军饷司——大明银行”这个途径发放。垦殖奖金则由垦殖公司根据当年的盈利按照一定百分比发放。

  瀛洲都司的编制相比以前也大有改变。

  都司之下只有卫、所、屯(堡)三级,编制大大缩小。

  且都司军官都是由军务院任命的,而非世袭制。

  另外不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卒,都可以携带家人前往海外都司。普通士卒退伍后,还可以选择落户当地为移民。

  至于军官,也可以落户海外,但不得在任职地落户,只能在其他的卫。防止其依仗权势成为以前那样的毒瘤式卫所军官。

  都司设都指挥使一名,级同提督,为正一品武职。

  另设都司同知、都司佥事各一名,为从一品文职(军队体系)。

  然后就是都司各职能部门的都事、断事、经历等官吏了。

  后面的卫、所、屯长官级别就比较低了,分别对应参将、千总、哨正(实称屯正)。

  且经过联合会议讨论,其编制变得灵活,实际兵员数目则大大减少。

  每屯正兵(工屯兵)50人。

  5到10个屯为一所,即每所约有工屯兵250到500人。

  至于卫,因地而设,故所辖屯所暂不设下限,上限编制则是工屯兵3000人,既不超过60个屯。

  工屯兵的主要任务,便是按照上面安排,到指定地点垦荒种田,建立屯堡。

  垦荒种田前期所需的钱粮,则由垦殖公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