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6章 种姓制度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十分确信可以成功的一个举措。

  而且圣雄配大宋公主,也算是郎才女貌了。

  除了这两个,还有匈牙利骑士王的后代盖萨二世。

  如果能把匈牙利王国拉进大宋阵营,那大宋在对抗西方基督的西部壁垒就形成了一座铁三角。德意志、匈牙利、秦王国。

  他们三个诸夏文明番邦可以守望相助,对抗整个基督世界。

  朱琏仅仅的握着赵桓的双手,双眼含泪,说道:“官家,予是一妇人不懂什么合纵连横,不懂国家政治,亦不懂什么华夷大防。但予仅一女子之见,亦觉让柔嘉下嫁不妥,那么风华绝代、那么高贵神圣的柔嘉,官家舍得把她送给一群蛮夷,让蛮夷糟蹋吗?”

  如杜鹃啼血的声音,让赵桓心中巨震。

  有时候,抛开各种冠冕堂皇,咬文嚼字的书面文章,才能更真正的感受到在当下的华夷之辨。

  如果说民族主义是墙,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墙上有个狗洞,我钻进去,或者你钻过来,我们就可以站一起了。

  华夷之辨则是台阶,我在上头,你在下头。台阶很高,伱要是上得来,你就是我的人了。我不下去,太高,怕摔断腿。

  这是当下诸夏朴素的价值观,就那些猴子一样的番邦蛮夷也配娶大宋女子为妻?

  赵桓抱着朱琏,认真的说道:“卿所言情真意切,朕感同肺腑。”

  朱琏则建议道:“予以为如今朝廷之广阔,四海无涯。华夷之辨或许比合纵连横更需关注。”

  皇后的意见很明显,夯实内在,要远比虚浮于外更加重要。

  但赵桓则从她的话里听出了更多。

  于是赵桓笑着把皇后压倒,说道:“卿可真是朕的贤内助。朕有个大胆的想法。”

  朱琏脸一红,每次皇帝有大胆的想法,都是在突破她的底线。

  以至于朱琏到现在都快不清楚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了。

  在皇后这里得到了一个想要的结果后,赵桓立即更衣让尚宫局去把宰相叫了过来。

  这一次赵桓只叫了右相张浚一人。

  两人坐在垂拱殿里,氛围非常轻松。

  赵桓先开口闲聊,问道:“张相公有女儿吗?”

  张浚摇了摇头,说道:“老夫唯有二子,不过却有一孙女,二八年华,堪称掌上明珠。”

  张浚要比赵桓大三岁,儿子如果结婚早的话,有孙女倒是不意外。

  赵桓说道:“家中有女初长成,长辈就是操心劳累阿。柔嘉帝姬的婚事,朕就日夜压在心上。”

  “哈哈,儿孙自有儿孙福。”张浚笑着宽慰道:“柔嘉帝姬素有贤惠之名,必有良媒。”

  赵桓放下茶杯,说道:“必有良媒。那卿觉得柔嘉会嫁给何人?”

  张浚想了想,问道:“官家有闻哪家才俊之命?”

  赵桓摇了摇头。张浚便问道:“是公卿之后?还是太学名士?”

  赵桓笑着摇头,说道:“都不是。右相可曾想过,卿刚才说的这么多都是我诸夏俊杰?”

  张浚理所当然的回道:“柔嘉帝姬地位尊崇,当然要嫁我诸夏贵胄。”

  赵桓一拍手,兴奋的说道:“这正是朕想跟张相公谈的事情。诸夏贵胄,华夷之辨,卿没有觉得太空泛了吗?既然已经是约定俗成,为何不形成明文?设立种姓制度。”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