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第一次让封建百姓了解到保家卫国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行征兵法的差事。

  就算去推行征兵法,也好过作这种趁人之危,胁迫百姓的事情。

  剩下的话已经没必要再详细说了,内城规模有限,不可能住下外城数十万人口。必然会有选择的接纳百姓。只有那些承担了兵役义务的百姓,家属才能进城。

  其实在赵桓看来,这种事情天经地义。

  百姓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力应该统一。既然官府推行了义务服兵役制度,那承担兵役义务的百姓,才有资格享受大宋臣民的待遇。国家照顾其家室,庇护其全家安全。

  反之,作为家中顶梁柱,他自己逃脱兵役,却想享受其他人舍命厮杀带来的安全环境?

  这个手段确实有趁人之危的嫌疑,但所能达成的目的无疑十分崇高

  当开封府张榜公示百姓,履行大宋臣民职责,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家人可以进入内城,获得朝廷庇护。

  担忧金军屠城的百姓,必然会大量主动参军。这些人的战斗意志与被拉来的壮丁绝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奋勇杀敌,守卫内城,不仅是在保卫国家,同样是在保卫自己的妻儿父母。

  这是第一次,在封建社会,成功将保家卫国的理念注入到一支军队的思想当中。

  这支新军,绝不会发生望风奔溃一类的事情。因为一旦他们被开除军籍,不仅关乎他一个人的生死荣辱,还牵连到自己年迈的老母,或者可爱的子女,或者心爱的妻子。

  每个人都有不得不拼命的理由。

  在一众相公们定下决策之后,一直缩在角落里的秦桧却忽然起身,反对道:“官家,臣以为如此施政不妥。”

  赵桓讶异的看了一眼秦桧,没想到他还有这种胆量,是觉得自己提不动刀了?

  但接下来秦桧脸色一变,谄媚的说道:“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官家为了家国天下,可谓至公无私,对百姓一视同仁。”

  “臣知晓官家至仁至公之心,但唯恐百姓对官家有所误解。臣以为开封府张榜,要求不变。但应该改一下说辞。”

  “恩?”赵桓轻声疑问。

  “仰惟陛下睿知仁慈,君临万方。今国难当头,故诏嘉忠义。”

  “诏嘉忠义呀!”秦桧强调道。

  赵桓双眼一眯,盯着俯首帖耳的秦桧。这可真是一个天生作奸臣的材料。

  玩弄是非,颠倒黑白,可谓是信手捏来。

  诏嘉忠义,同样的事情换了个名义,立即变得冠冕堂皇起来。

  就连梅执礼脸上的黑云都消散了许多。毕竟趁机胁迫百姓与嘉奖百姓忠义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随着改换了名义,官府便可以宣传,官家感动于百姓投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忠义之举,所以予以嘉奖,将其妻儿老小纳入内城,妥善安置。并以皇室内藏库的炭、米予以抚恤。

  同样是投军,百姓非但不会有所抵触,反而会对大宋官家感恩戴德。

  所以说正义就像一个小姑娘,究竟是何模样,全看掌权者如何去打扮他。

  “可,便按秦中丞所言施行。”赵桓盯着秦桧,淡淡说道。

  随后赵桓说道:“都各自去忙吧,秦中丞留下。”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