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谁都不想担责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状态下,被打死都没地说理。

  只有负责刑名的郑师爷走上前来,轻声说:“我有个想法,虽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舒缓东主压力。”

  一筹莫展,感觉已经走投无路的邓知县连忙问道:“速速说来!”

  郑师爷隐晦的说:“可以把水搅浑了,天塌了就让高个子扛!”

  邓知县皱起了眉头,“你再细说。”

  郑师爷说:“众所周知,洞庭商帮与韦巡抚关系很好,韦巡抚到任时,身边就是席家的席思危。

  而且我又听说,林泰来被捉走那天,巡抚也派了一千标营军兵参与围堵,当时就在现场附近看着。”

  听到这里,邓知县拍了下案子。一切尽在不言中,干了!

  确实如同郑师爷说的,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能减缓自己压力!

  麻烦不是自己惹出来的,凭什么要他承受最大压力?

  如果自身都难保了,还管什么上下尊卑!如果要死,那就一起死!

  于是林解元被抓事件的更多细节,又从吴县开始发酵了。

  细节一:林解元回城之日,洞庭商贼组织人手进行围堵,巡抚、府衙、县衙三级全都知道,但全部无所作为,任由商贼为所欲为。

  细节二:巡抚甚至还派了一千标兵协助商贼,参与对林解元的围堵,而后这一千标兵坐视林解元被南京人捉走。

  细节三:洞庭商帮是为了开拓南京城这个巨型消费市场,才会与南京武家合作,见利忘义的出卖林解元。

  当这些细节广为流传后,压力最大的人就变成了韦巡抚。

  作为一个五十九岁、已经没有上升空间、只想捞一笔致仕的巡抚而言,他并不害怕丑闻。

  但他害怕出现完全失控的事情,自己不得不顶罪,然后导致自己被追查然后退赃。

  江南巡抚就是江南钱粮的第一负责人,如果钱粮出了大问题,又能有谁替他分担责任?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连制造问题的人都找不到了。

  在这些天,万民口口相传的林解元,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下,从未现身于人前。

  其实此时此刻,林解元已经能望见石头城的城墙了。

  没错,阔别半个多月后,他又折返南京城。

  这次路上走得很慢很慢,而且还在浒墅关磨蹭了几天才走。

  毕竟事情发酵需要时间,舆情风暴反馈到南京城同样也需要时间。

  至于林大官人为什么要重回南京城,那是因为他作为舆论风暴中心人物,不适合呆在苏州府。

  林大官人身边还有十来个军士,毕竟名义上是被京卫官军抓来的。

  这十来个军士其实都是魏国公的人,但对外绝对不会承认身份,只笼统说是京卫官军。

  当初魏国公门客盛先生找上门来后,就与林泰来各取所需敲定了详细合作方案。

  然后才有了枫桥外,林泰来假装被“京卫”官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