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何用读春秋_大明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何用读春秋

  在围观的读书人眼里,目前很明显是扫地生占了上风。

  因为泾阳先生和扫地生的思路都差不多,都是抠出一个字眼,然后用圣人的思想进行编造.啊不阐释。

  泾阳先生抠出来的是全春秋经第一个“天”字,林扫地生抠出的是全春秋经第一个“王”字。

  在同一个模式下,扫地生只看到首句就参透大义,而泾阳先生第四句才参透大义,当然很明显是前者段位更“高”了。

  林大官人站在大成殿门口,单手提着扫帚,高手寂寞,四顾茫然的开口道:

  “说了这许多,诸君还是回去多读书吧,不要在这里徘徊了。

  若解经连我一个扫地生都不如,还能指望从圣人香火这里求来什么?”

  然后又对顾宪成说:“以后请不要再说什么你写的序文蕴含大道,还有什么序文道理压过诗词一筹之类的屁话了!”

  说罢,林泰来果断转身,就要离开月台,回到殿里。

  经义不是诗词,林泰来心里是没有底的。

  他虽然知道一些新奇的片段观点,突然拿出来一两点很能唬人,但他的经义学识并不是完整体系,而是碎片化的知识。

  与本时代浸淫数十年的那些学者相比,在深度和系统性上还差了不少。

  这就导致了持久力不行,如果进行反复辩驳和拉扯,根基浅积累少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

  回合数越多,这个缺点就越会被放大。

  所以对林泰来而言,装完了就赶紧跑是最佳策略,这叫见好就收。

  “慢着!辩经尚未结束,你想要逃走吗!”有人突然对林泰来叫道。

  这次开口的不是李三才,也不是邹元标,而是顾宪成本人了。

  林泰来实在是个很奇特的人,与林泰来对阵的话,如果缺乏经验总会上来就吃亏,比如刚才的李三才和邹元标。

  所以为了团伙的脸面,顾宪成不得不亲自出面了,至少他是一定经验的。

  本来林泰来可以装作没听见,溜回殿里。但顾宪成喊出了“逃走”两字,他就不得不停住脚步。

  林大官人对外树立的人设形象一直都是勇猛无畏,绝不可能被人看出“逃走”,那样会崩人设的。

  如果一个人的人设太成功了,就会导致这个人反过来会被人设绑架,这是所有世间名利客共同的悲哀。

  林泰来又问道:“顾先生还有什么指教?如果因为不服而喋喋不休,那就算了!

  在下在这里是为了以扫除敬拜圣人,又不是来与你们这些所谓的清流直臣做口舌之争的。”

  顾宪成见林泰来这个态度,心里就更明确了想法,林泰来可能真就是色厉内荏!

  算上今天,与林泰来直接打了两次交道,两次都有辩经,让顾宪成隐隐产生了一种直觉。

  林泰来的行为很像是一个搞偷袭的刺客,一击得手,绝不纠缠,立即远走高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