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泉源哥别骗我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幸运他们知青组在南门外北邙山半坡那块平地上。那是一溜面北坐南,有窑洞有房子的农家小院。住有十几户人家。家里有人的,大门都有门楼。知青们住的院子没有门楼:据说房东在天津什么单位工作,全家在那地方上了户口,落了户,媳妇孩子早都过去团聚,当城市人去了;这院子就一直空闲着,没人居住。为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大队给主家去信,借用这院落房屋。主家就让拿他钥匙的一家子,把这院门房门钥匙交给大队,这院子房子带窑洞就让知青用上了。

  知青住在中间那家稍显颓废,没门楼的院子里。支书家跟别的住家都一样,有门楼;处在这一溜的最西头。张永东从南门口去八队知青那儿,就必须经过支书家门口。

  当地有个好习惯,就是到了吃饭时间,无论大小人物,都会端上一碗饭,聚到门口,边吃边侃边聊天。张永东去这天,无风无雨又无雪,尽管天还冷,但这吃饭出来侃大山早已成为习惯,这一天自然也不能例外。虽然他去时没到饭时,没能碰见人,可他从汪幸运那知青组吃过饭出来,路过支书家门口时,支书还跟他打了招呼。支书还问他:“永东,几乎就没见你上来过,今儿咋想着上来了?”

  张永东笑着说:“这不是从渠首回来,没地方吃饭,到汪幸运这组里混一顿么。”

  支书问:“他在没在家?早听说他回来了。为啥事儿回来的?回来也没打个照面。他整天也不知道干些啥。”

  张永东说:“他在家。我就是在他们那儿吃的饭。”

  支书还感叹:“你们知识青年吃饭真是个问题。本想着成立个专业队啥的,给你们些补贴,让你们有个吃饭地方,可这又没啥干。以后看看,想想办法,看咋能把你们吃饭难这事情解决了。”

  张永东也是笑着,很有礼貌说:“那就谢谢,那就得先谢谢。到那时我就第一个报名参加”说着也就下坡走了。

  第二天一早,孙泉源瞎胡做点饭吃了。因为想着张永东说的那些事情,不知道咋样,没在沟里多待,就去找了张永东。到那院里,没找着人,那几个知青还没出门,说:“他昨晚回来,把被子放到家里就走了。去哪里了,他没说,我们也不知道。”

  倍儿冷的天。没啥干。这几个弟兄要去磨面。这该去哪儿转转?忽然想起发小尤继红没去成渠首,那时情绪极端,现在不知啥样。她在没在街里?她在那儿干啥?闲着没事儿,不如去她那儿看看吧。于是,到寨门外的供销社里买盒烟,叼上,点着,吸着,不紧不慢向尤继红的住处走来。

  尤继红是个爱干净,很利索,办事追求十全十美的人。她脑子聪明,说话尖刻,也就应着老百姓常说的人尖子,她就是顶尖儿人物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