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其实都是好意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麦跟孙泉源说了半天,那意思很清楚:只要孙泉源当着沟里的保管,业余时间去大队兼个什么职,他不管;若是不把沟里的事儿当正经工作,那不行。他说得分明:“我若没有你,我就不干了;我若没有你的帮忙,我这队长也就不当了。”

  这个话,多麦老早就说过。这一点儿,孙泉源还是知道的。孙泉源也清楚:这是两人对上脾气了;他这多麦的“左膀右臂”,当得好。若不然,多麦就不会这么明着跟他说这事儿,也就不会推心置腹跟他这样说了。其实,多麦可以不跟他说,就能直接挡住他,不让他去大队兼职。因为生产小队的工作,比大队团支部的工作更重要:在大队干部眼里看来,这是肯定的。因为对脾气,人家多麦跟他这样说,也是没把他当外人看,也真把他当自己人了。因这,也确实让孙泉源很感动。知己难觅,就是这个意思了。

  队下麦子收割完,碾过一遍,都在场上垛着。地里收麦、割麦的事情是结束了。麦子还要碾二遍,每天这一摊场,一搭垛,短时间内需要好多人来完成这个工作。摊完场,搭完垛,也就没啥事儿,这些人是不能去远处干活的。

  按照多麦的安排:在场上摊场的这帮人,场边上这三十亩水浇地,要有这帮人间苗,搂沟,把这一趟活都干了。其他人一律上山,或上东坡。东坡上没有水,全是旱地。当年歇过茬,种的都是红薯。红薯得翻秧子。翻秧子这事情,也就交给不在场上干活的年轻人了。不过这工作不重要,待把其他工作干完,再去翻红薯秧子也能跟得上。

  翻红薯秧子这事儿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说是红薯秧子抓地,把红薯上的营养都吸收走了。都是这么传说,真的假的,也没人能说个清楚。为这,孙泉源专门请教过期仁达。期仁达说:“试验过,效果不明显;明显结论还没得出来呢。”

  因此,孙泉源跟多麦建议说:效果不明显,那就不翻红薯秧子。万一把红薯秧子主干枝条翻断,那就麻烦了。为这,多麦也主张,红薯不再翻秧子,集中力量整治玉米、谷子地。

  谷子地,只要间过苗,浇过水之后,就不再忙它了。这时候的玉米棵子是疯长的。稍不留神,高过胸脯,那就麻烦了。玉米地里垅沟没有搂出来,那地就成漫灌,根本就没法浇。这么热的天,钻进过胸脯的玉米棵子里搂沟,孙泉源下乡第一年,就领教过那搂沟的厉害。他跟多麦合计,无论再忙,也得先把玉米地锄地、拢沟这活给干了。

  事情紧迫,要干的活太多。怎样才能把活朝前头赶呢?孙泉源说:“按十分的活,五分给包出去。干得多,得的多;不干活,不得分儿就行了。哪个人有钱,不想干活,那就让人家歇着。哪垅、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