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大忙天里讲了些没意思事儿_我当知青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泉源的麦草担子脱肩掉到坡下沟里以后,散落的满山坡都是麦杆,明摆着无法收拾。别人担着麦草担子下了大寨,都往沟口半坡上的麦场走,他却只能下到沟底,肩扛钩担,手提麻绳,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慢腾腾落在后头。他心情很不舒畅。他觉得这么陡峭的大寨,上下一趟都难,何必要为那么点麦子下那么大功夫?他想到了自己笨。他也为沟里人死守老规矩闹心。这一上午的活白干了。这事儿传出去,岂不惹人耻笑?知青就是知青,干活就是不行。这真没办法,只好丢人了。

  早上跟队长多麦说住的中午饭前或饭后分麦。现在心里别扭,饭不做了。等分完麦子再做:到场上分麦一忙活,或许这别扭就忘了。于是走到沟中大柿树下,“当当当”把钟敲了几下,也没吆喝,走到知青院前,推开大门,把钩担麻绳朝院子里一扔,就朝沟外半坡场上走了。

  因为上午上寨前孙泉源和多麦就已经在社员当中说了中午分麦子,听得钟声响,人们也都知道是干什么。磅秤,採瓢都在场上,麦桩子也都在场上。孙泉源朝麦场走,转眼间,就有人掂着布袋,追过来了。

  分麦时,会计念单,保管司称,贫下中农代表唱票监磅,再有三四个年轻人帮忙装麦子,添添去去,一家麦子分完,也占用不了几分钟时间。但这是大热天,并且还是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有人就取笑说:“泉源,你这是赶着中午这大日头下凉快呢。偏偏就要用中午这点时间。下午日头落,就不让你分麦了。”

  有人也打趣说:“能挑这时间干活的,都是知识青年。”

  也有人说:“定这时间的不是孙泉源。定这时间的是多麦。多麦说让腾场呢。”

  有人又开玩笑:“照这样说,多麦也是知识青年了。”

  孙泉源听得有人这么说,也自嘲:“多麦不会拉麦子塌车,也不会担麦子掉肩,他不会干了一上午活,从寨上空手而归,掂着空扁担下来,这都是知青办的事儿,不能让人家多麦背亏受委屈了。”

  有人安慰说:“别生气,只要人没从那半坡掉沟里就好。从半坡掉沟里,那就惨了,只要滚下去,浑身可就没有一块儿好肉了。骨头不定会折,皮上剌得都是血道道,这是没跑了。”

  玩笑归玩笑,时间不长,麦子也就分完了。别人回家吃饭。孙泉源回家还得做饭。蒜水捞蒜面吧,还得杵蒜汁,还得擀面。这都不如“老鳖靠河沿儿”快。

  于是,抽开火。添锅。和面。只等锅开,把面圆成团,在两手之间一按,顺锅里。就这么简单,待面饼飘起来,稍滚一会儿,待“老鳖”靠了河沿儿,就可开饭。从家里捎来的咸菜还有,还够吃上几天。心里盘算着,站在煤火前想着心事儿,只等锅开,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