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斗酒成诗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斗酒成诗

  …

  见得高冲模样,李世民亦是笑道:“攸之也听到了?这什么歪诗,狗屁不通”。

  高冲有些愕然,李世民随后竟是附耳低声道:“我阿耶喜爱诗文,但偏偏文才有限哈哈哈”,说罢竟是仰头大笑。

  听的这话,高冲亦是苦笑连连,十九岁的李世民当真是跳脱。

  这时,斜对面有一人出列,高冲眼睛一眯,那人正是于志宁。

  只见得于志宁行礼过后,缓缓念出一首五言诗,顿时满堂喝彩,高冲亦是直点头,以他的鉴赏水平,自然也是看得出来,于志宁这首诗作乃是上品。

  于志宁念完诗后,却是并未回到座位上,而且看向高冲。

  “大王,诸公有所不知,燕国公世子高攸之实乃诗家大才,曾在长安城外作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恢宏大气。

  今日又听闻燕国公府门有两块极大的桃符,上书’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堪称绝句。

  今日大王有此雅兴,燕国公世子何不赋诗一首以贺之?”

  听得于志宁这话,众人也是颇感兴趣,高家父子早就有文武全才之称,如今高君雅爵封燕国公,位高权重,自是不便露一手,因而这高攸之,便是让众人极其感兴趣了。

  这时,高冲歪躺在座上,与李世民勾肩搭背,望着头顶大殿,高冲醉眼朦胧,举杯叫嚷道:“二公子,苟富贵,勿相忘啊,来,干白,来日横扫四方,战无不胜”。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干杯的说法,在军中饮酒,将士们都是高喊“干白”,而后一饮而尽。

  李世民闻言咧嘴大笑,“当同富贵,怎会相忘,干白,干白”。

  “本王亦曾见过攸之的文采,着实过人”,李渊闻言亦是捻须大笑,而后看向座下两列,“攸之”。

  一时间,无人回应,李渊也没有看见高冲所在,案桌上空空如也,“攸之何在?”

  整个大殿忽然安静下来,感受到氛围一静,高冲几人仍未察觉。

  这时,公孙武达反应很快,忙是摇晃着高冲,“攸之快起来,大王喊你”。

  “谁喊我?”高冲一怔,继而双眼一瞪,“大王喊我?”忙是搓着脸站起身来,“臣在”。

  众人这才看见,原来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几人并未上座,而是在一旁席地而坐,或躺或坐,杯盘狼藉,好不肆意。

  但此乃岁除宴,本就是轻松惬意,几人的行为虽是放荡,但也并不算是失仪大罪。

  其实此时的朝廷哪还有什么礼制,完全是乱套的,否则李世民一个国公爵位又怎能居住在宫中。

  见得高冲醉醺醺的起身,李渊亦是没有恼怒,反而笑道:“攸之,仲谧说你擅长作诗,如今你这般醉态,可还能作诗?”

  高君雅却是眉头一皱。

  “仲谧?”高冲一甩脑袋,“可是于志宁那厮?竟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