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斗酒成诗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敢让我作诗,莫非是嫌脸不够疼乎?”

  而后看向于志宁,打着酒嗝,语气甚是悲愤,“于仲谧,虽不知伱为何三番四次刁难于我,但兵法有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高攸之守身持正,何惧之有,不就是几首诗吗?你且听好了”。

  听得高冲的话,众人皆是脸色古怪,看向于志宁,高冲年少轻狂,借助酒意,竟是直接将于志宁对他的恶意说出。

  感受着众人的目光,于志宁一时脸色涨红,意图辩解,“在下何曾有过刁难?”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高冲仅仅原地踏出三五步便是出声了。

  “休叹春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盘卷红独,柏酒溢金杯。

  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

  争先何物早,唯有墙角梅”。

  不要感叹时光流逝,你看那春天不是即将回来吗?有人惧怕冬天寒冷,可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你看那墙角争春的梅花悄立枝头,何其绚丽。

  此诗一出,满堂寂静,如裴寂、温大雅等人具都是一脸陶醉的低吟浅唱,而后温大雅一拍案桌,当即喝彩道:“好诗”。

  温大雅这一带头,满堂喝彩。

  李渊亦是喃喃几句,而后点头赞道,“昂扬向上,甚好,确实好诗”。

  “于仲谧”,高冲看向于志宁,“此诗如何?”

  于志宁面色一白,呢喃几句,而后亦是木然点头,“上佳之作”。

  “还算你有几分廉耻”,高冲嗤笑一声,对着李渊一拜,正欲回去。

  忽的,斜对面又传出一道声音,“此诗极其贴合岁除夜,堪称岁除夜定制佳作,不知是否是高司马提前备好的?”

  高冲脚步一怔,寻声看过去,只见得那人正是之前和于志宁窃窃私语之人。

  “敢问阁下何人?”高冲昂头问道,略显狂傲。

  “光禄大夫豆卢宽”,那人微微撇头道,气度亦是倨傲。

  高冲一怔,微微点头,“原来是慕容氏后裔”。

  豆卢氏亦是关中大族,本为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后燕北地王慕容苌投降北魏,被赐姓豆卢,而豆卢宽便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北周南陈郡公豆卢通之子。

  豆卢家和于家都是关中豪族,同属鲜卑族,同属于关西一脉,应是盟友,高冲如是想道。

  但高冲不知道的是,原来轨迹上,李渊入关之后,便将第六女许配给了豆卢宽之子豆卢怀让,双方冥冥之中,还有这样一层牵扯。

  “难得今夜大王雅兴,诸公尽欢,那便成全你吧”,高冲洒脱一笑,“取酒来”。

  一旁的刘弘基见状竟是拦下宫女,亲自取过一壶酒递给高冲。

  “好兄弟”,高冲搂着刘弘基使劲一抱,竟是将酒壶塞进刘弘基嘴中,刘弘基咕噜噜饮下一大口。

  剩下半壶酒,一饮而尽,高冲仰天长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李内史,刘河间,将进酒,杯莫停。

  …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世民官拜唐国内史,刘弘基爵封河间郡公。

  高冲虽是半醉半醒,但好歹还记得将其中两句略做改动。

  随着最后一句念完,又是寂静,而后哄堂喝彩。

  高冲不待豆卢宽说话,便是踉跄而行,直指着豆卢宽几人,眼中尽是讥讽。

  “如何?文帝之甥,你可还怀疑这是我提前备好的诗句?”

  太难受了,九点下班,差点急死我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