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四节 对峙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石山。沙见璧认为髡贼兵力不济。据守石山的实际不过二千人,如果一次出动五千人进攻,同时命令在琼山的留守部队前后夹攻,完全可以迫使髡贼放弃石山。

  但是大家对这个算术并不认可,因为今天一共派出了七千人,一样被打得大败。再派遣五千人又能有什么用处?

  “今日我军犯了轻敌之忌。”何如宾道,“严将军、沙将军和李将军所部是分三次投入战场,每次我军均不占优,敌军以火器据寨死守,以逸待劳,我军长途跋涉之余以饥疲之兵攻战,原本就力不从心,故而不能破敌。”

  何如宾对战场形势的判断还是很准备的,他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因为一时急躁,犯下了“添油”的错误。他不愿就此退兵,一旦退回琼山,髡贼卷土重来必将澄迈攻占,自己丧师失地,损折大将,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力主在本地坚守,继续派重兵打通与琼山之间的联系。他估计髡贼的兵力粮草有限,不可能长期分兵,只要双方僵持下去,髡贼必然要从石山退兵。

  盘点粮草军中还有十几日的存粮,而澄迈县内的粮库也有不少存粮,统算起来全军还能支撑半个月

  “只是这粮草……”赵汝义有点怀疑的问道。半个月的粮草储备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放心。

  “三五天内,先全力将粮道打通!”何如宾道,“必要时候,再从海路运粮!”

  “髡贼水师厉害,恐怕不能如意啊。”

  “这是备而不用之策。”何如宾说着叫了一声:

  “汤将军!”

  汤允文知道这“好差事”必然是要找到自己头上,当即站出来应了一声:“卑将在!”

  “水师从琼山运粮,可有把握?”

  汤允文不敢说“没有把握”,只好说:“此事可办,然卑将所部船只,历年修船之费始终未足,可用之船亦不多……”

  “海口尚有钉封的商船和渔船,你皆可调用。”

  “是!”汤允文道,“请大帅即给令箭,卑将即刻派人回去办理。”

  何如宾道:“不,你亲自回去办理。我给你十天时间。必得将粮草送到!否则休怪本镇指名严参!”

  “是,卑将必不辱命!”汤允文又喜又忧。喜得是自己脱离了这个必败无疑的绝地――他和其他将领幕僚不一样,充分知道髡贼的军事力量之强,官军此次必败无疑。忧得是海路供应粮食虽然不是绝无可能,但是能否在十天内供应得上却没有把握,官军一旦大败,自己没能按期供应粮食就会成为何如宾推脱责任的借口。到时候百口莫辩。

  当晚,汤允文就带着自己的少数亲随在小英场悄悄坐上一艘渔船,乘着夜色沿着海岸线悄然离开,往琼山而去。他的人马由白沙寨千总陈人杰率领

  为了接应海上的粮草,何如宾决定重新占领小英场。这次官兵充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