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4章 这次我没有拖后腿_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构,能够很好地实现离子链的分离、转移和合并……”

  徐佑认真的听取着王相武的研究成果,并不住的点头。

  对于徐佑交代给王相武的工作,王相武完成得非常的认真,甚至已经超出了徐佑对王相武的预期。

  而在这些各种各样的离子阱中,徐佑最为关注的,是一种名为二维芯片阱的离子阱结构。

  相比三维芯片阱,二维芯片阱的性能要差出一些。

  不过由于二维芯片阱采用的是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小型化和批量生产,这让这种类型的离子阱,更加适合用于小型量子计算机当中。

  “王老师,我觉得我们今后的研究,可以以二维芯片阱为主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完善二维芯片阱的设计理念与加工方法,并优化二维芯片阱的结构。”

  “是的,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也觉得二维芯片阱是最适合用于我们的这个项目中的。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二维芯片阱是我们最得做多的一个分支。”

  说着,王相武拿出了一些更详细的实验数据,向徐佑进一步的讲解着。

  “常规的二维芯片阱,会存在通光性不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优化了芯片的设计。这是我们优化后的设计图,在结构上可以解决光束被遮挡的问题。”

  徐佑看向王相武为自己展示的优化后的设计图,也不禁用力的点着头,对王相武的这一设计表示着称赞。

  “狭长的轴向区域、以及沿着轴线的通孔,确实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王老师,这个设计图真是设计得十分巧妙啊!”

  “哈哈,之前一直都是你帮我们出主意,这次我也终于可以帮上你一些忙了。算我这个老骨头还有一些用处,不会在项目中拖你的后腿。”

  “哪里,王老师在量子物理领域可是真正的世界级专家,我也是王老师一手培养出来的。除了韩院士之外,项目组里没有谁能跟伱相提并论了。”

  说起来,要是徐佑有充足的精力的话,也是可以完成类似的设计的。

  可是,徐佑毕竟只是一个人,分身乏术,不可能靠徐佑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个时候,像王相武这样得力的帮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徐佑,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次赵为佳也在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说这是你的项目后,赵为佳主动提出加班,几乎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了。真想不到,几年前赵为佳还是经常在实验室迟到的博士,连毕业都遥遥无期呢。”

  “赵老师真是越来越出色了,估计很快就可以升为副教授了。”徐佑笑道。

  赵为佳虽然是徐佑曾经的学长,但换一种角度来说,赵为佳更像是徐佑的一个学生。

  除了徐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赵为佳指点了徐佑一二之外,一直都是徐佑在对赵为佳进行指导。

  相比最开始的时候,赵为佳已经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正好你来了,就让他也过来跟你聊聊吧,一些实验是他做的,他能说得更详细一些。”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