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5章 政由宁氏,祭则寡人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陛下,赵王从江南发回一封信,然后马周出面联络重臣元老们,最后就有了今天金殿上的局面。”

  “如此大事,你为何不禀报朕?”

  “陛下,臣也是今早才刚刚知晓,这事情谋划的很机密。”

  大臣们都走到了一场,他这个皇帝彻底的被架起来了。

  “王承恩,朕能信任你吗?”

  “臣誓死效忠陛下。”

  叹息一声,承乾无力的靠在椅上。

  “天子亲军,他们能听朕的调动吗?”说这话的时候,承乾的眼里闪过疯狂的光芒,他不甘心。

  他亲眼见过祖父被逼退位后的样子,也亲手把他父皇逼退了位。

  他不想做第三个太上皇。

  “陛下三思,这太危险了。”王承恩惊吓。

  承乾冷笑,“你这意思,朕调不动天子亲军了?”

  天子亲军,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总共八万禁军,驻于京畿。

  虽然这支兵马设立之初,就说是由皇帝亲自掌握的。但这朝政不也是由天子亲自主持吗?

  皇帝不是将军,他要掌握兵马还得通过禁军的元帅、将军、校尉们,得靠着这一层层一级级的将校们完成自己的指挥。

  天子诏令也好,天子的谕旨也罢,当皇帝失去权威的时候,这些都没有用了。

  最可恨的是,朝廷里连一个支持他的人都没有。

  大唐的忠臣将士们呢?

  就没有一个忠贞之士吗?

  “陛下,若没有枢密、兵部和三衙,陛下就算有旨意颁下,可顶多能调到一两营的兵马,想调动更多的天子亲军,却难。”

  王承恩看着年青天子那痛苦的样子,忍不住道,“陛下,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诸侯们不过是想要增强自己的领地权力罢了,陛下就算妥协一下,也没有关系。”

  “今天诸侯一起发难逼宫,要朕同意分封法,谁能保证他们明天不再一起来逼朕退位,好立一个幼儿当皇帝,以便操纵?”

  “臣以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陛下想想,今天诸侯能够齐心协力,那不过是因为分封法对诸侯都有利。赵王正是算到此,才会这个时候发难,长孙相国他们也才会支持。”

  “但若是说迫陛下退位,老臣相信长孙相国肯定第一个不答应,甚至房相也肯定不会答应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贵族诸侯和大臣们绝不可能意见一致。”

  承乾冷哼一声,“那依你之意,朕难道还应当高兴不成?”

  “陛下,不要心急啊。陛下今年二十,赵王却已经四十了。二十年后,陛下四十,赵王却老矣。早晚,赵王会离开。”

  “赵王不是说十年之后就退隐吗?陛下忍一忍,等一等。等赵王离开朝堂,陛下慢慢培养安插心腹,慢慢掌握朝政也不迟啊。想一想历史之上,多少年少君王继位之时,被权臣掌政。就如今天陛下所说的那句话,政由宁氏。历史上,献公回国之后,可是很快联合孙家,把专权的宁氏给灭了的。”

  硬拼是拼不过的,尤其是在分封这种涉及所有贵族诸侯利益的事情上。得迂回,迂回不过,还能熬。

  天子才二十年,哪怕熬个二十年,也才四十,有的是时间啊。

  “朕不甘啊!”

  “陛下,慢慢来,你依然是大唐天子,是亿兆子民的皇帝。时间,是对陛下最有利的。”

  “陛下以后不妨多加重用科举士子,他们肯定比贵族们更可靠。”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