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八)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熊公正病着,这点小事也不好打扰,等过两日病好了再说。”他凑近了一点,低声道:“总管觉得该怎么处置,还请吩咐。”

  “听说过辽国的那位伪帝怎么处置原来的忠臣的吗?”黄裳冷笑着。

  这不是最简单的手法,但绝对是最有效的。有了那最知名的先例在,没有不仿效的道理。

  赵隆恍然大悟。

  不过赵隆没兴趣去送那个蠢货一程,只是命令让各家夷兵的首领去‘观礼’。

  在帐中,能听见外面的动静。

  黄裳终于让人端出茶来了,与赵隆对饮,等待着外面的回报。

  帐外的营地先是一片喧闹,但很快便被压下去了。时间稍稍过去一点,就有了一击并不算响亮的轰鸣声。炮声过后,便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的喧哗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待一名小校赶来报信的时候,赵隆叹道:“才运到没两天,大发利市就在自己人身上。”

  黄裳笑道:“山林中,野战炮当然无法与虎蹲炮相比。”

  跟随神机营南下的火炮,几乎都是虎蹲炮。

  尽管威力远远不能与‘炮’这个字相配,但足以横扫任何敢于冲击到炮口前的敌人。

  四门炮就能做到连环发射,再配上一个都的神臂弓手,千余名蛮兵只有被打得狼奔豕突的份。

  随行在侧的西南夷大军,甚至不需要保证道路的安全,只要防止官军被敌人突袭,就能保证一场战斗的胜利。

  一座座位于山林中的寨子被火药破开,那些过于深入山野的寨子被放过了,但只要是靠近道路的村寨——这意味着财富和人口——都成了战利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战线的推移,盘桓在山路中的战火,已经烧到了群山深处的盆地边缘。

  苍山在望,洱海在望。

  黄裳步出大帐,望着南方的群山:“就快了。”

  跟随在黄裳身后出帐,赵隆也道,“是的,就快了。”

  看了一阵山势,黄裳低下头来,一群蛮夷的首领苍白着脸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起来吧,只要尔等听从号令,何必担心受罚?”

  打发了这群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黄裳回到了帐中。

  翻着上上个月的《自然》,有关生物分类的论文,一如既往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黄裳不是很感兴趣,草草的翻过去。

  但有一篇论文他觉得很有意思,通过年轮来确定树木的年龄,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通过年轮的粗细来考订气温的变化,这就是这篇论文中特别的地方。论文的作者,在一株千年古树的残根上,发现唐时和现今的气温有着不小的区别。通过对比历史,发现北方蛮夷的兴起和衰落,汉唐末年的频频灾害,都与气温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

  看过这篇论文后,黄裳已经决定回去翻翻史书,这个角度来解读历史,实在是要人拍案叫绝。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是有关新式测绘仪器的,能够更简单去测量远处一个标志物的高低和距离,这样一来,制作地图也能更加精确了。黄裳打算确认效果之后,向朝廷请求遣人来此绘制地图。

  黄裳慢慢的翻看着,期刊精美的印刷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最早的那几期的印本。

  一切变化都是在格物致知的名下产生。

  包括眼下这势如破竹的胜利,也包括手中这薄薄的期刊。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