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金玉虎钤_寒门贵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种低碳中碳高碳钢都可以造的出来,单单以冶金术而言,已经完全领先这个时代不知道多少年了。加上有顾允的全力支持,锐刀的成本降到了七百文,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列装的可能性。

  另外还有类似于唐陌刀和宋棹刀的长柄大刀,刃首上阔,长柄施鐏,形如山字,徐佑称之为山刀。不过南朝马军不盛,这类***仅仅装备五百口。并仿造宋代步人甲而造新铠五百具,完全不同于两档铠,标配头盔,披膊,束甲绊,金漆铁甲,袍肚,护臂,革带,胫甲,长靴,

  身甲前后片用带联扣,两肩所覆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有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叠缀着几排方形的甲片。当然,鉴于炼钢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步人甲没有宋代那样高达六十斤的重量,减轻了将近一倍,可防护能力犹有过之。而装配了山刀和步人甲的五百重装步兵,可以陷阵,可以拒止,可以斩马,足以在局部战场成为中流砥柱的存在。

  除了步人甲,还准备另造明光铠、山文甲以及皮甲等,再加上从刺史府、都督府和顾陆朱张处化缘来的楚国军用铠甲,徐佑计划在起兵时尽量把披甲率维持在七成到八成左右,这已经大于汉朝和唐朝的披甲率,更远胜于南北两国现行的披甲率。

  徐佑的治军思路很质朴,如果兵不够硬,那就让装备硬一点!

  不过,天工坊最主要生产的还是长枪,规模以上的阵列战斗,长枪阵远比刀阵强大。一是刺的距离短于劈砍的距离,二是枪的致死率要强于刀,三是便于队列阵型的变化和持久作战的能力。不管是太白阴经还是武经总要里,唐宋军队里列装最多的都是长枪,只是长枪对枪杆和枪头材质要求很高,大多时候,军队里的长枪只是削尖了头的木棍罢了,多用杂色轻木,易折易断。而适合作枪杆的,比如稠木、牛筋木、乌檕木、拓木、剑脊木等,又受地域环境、运输条件和数量成本的限制,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而扬州最多的便是竹子。

  于是徐佑采用后世的积竹木柲之法,以长江流域常见的枫木为芯,外贴竹片,再以丝线、革带或藤皮缠绕,最后外涂生漆,紧密结合之后可到达弯而不折的效果,刚度韧性兼具,头软、腰硬、尾粗,堪称这个时代的复合材料枪杆,不比稠木和牛筋木差多少。

  而枪头长三寸三分,重七钱,中脊高厚,两刃尖薄,真正做到了枪头不过两,进锐而退速,再装上犀牛尾涂以红色为缨,用来扰乱敌人视线,并且防止敌人的血流到枪杆导致滑溜不牢。

  徐佑随手抓起一把长枪,挽了个枪花,闪电般刺出,又戛然而止。枪尖如蛇头般微微颤抖,枪杆纹丝不动,不由大喜,道:“好枪!”

  祖骓是当世最厉害的将作大匠,学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