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行开到南北直隶以后就暂时停止了扩张的脚步,因为没有足够的人了。李之藻求得圣旨,开了一个会计学校,专门培养银行伙计,朱由校发现阿拉伯数字已经传到了中国,只是用得不广,于是他宣布银行全部使用阿拉伯数字,代替原来的码子,并将简单的加减乘除符号都拿了出来,规定记账必须要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方式都有,而且总账和分账必须清楚,每半月清一次账,以防备日后银行业务增加后有人做弊贪污。

  造币厂用了水力机械,所以产量很高,但朱由校要求必须有足够的白银应付挤兑才能在各处推行,虽然现在挤兑的情况没有在南北直隶发生,但在别的地方会不会发生可不一定,所以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从十二月份开始,辽东军饷全用银币支付,银行在山海关设一支行,而辽东其它地方的分行还没有成立。所以只能在山海关来兑换,不过据山海关支行的统计,一个月里,来兑换白银的极少,倒是有些人来将白银兑换成银币。

  天启二年正月,皇帝下旨:南北直隶的铜钱和宝钞,按成色在银行可以兑换新币,到天启三年,将停止在南北直隶使用旧铜钱和宝钞。到天启四年,全国停止使用旧铜钱和宝钞。至于银子,倒没有规定不能使用,不过他相信银两和银币两者的便利性差别太大,应该渐渐会使银币将银两逐出市场。

  李之藻来请示收上来的铜钱和宝钞如何处理,朱由校要求宝钞全部销毁,铜钱可以重新融化后制铜币。不过魏忠贤倒是出了个主意,可以将铜钱销到其它国家,比如日本。

  日本一直没有自己的货币,其实大明周边很多国家都是用的大明的铜钱作货币的。当然魏公公并不知道,但是张千方开始进行海贸后,一直是用的大明的生丝和瓷器换来日本的铜,而负责与张千方联系的就是魏忠贤的手下。等朱由校登基任命魏忠贤为东厂提督后,张千方的联系人就成了东厂。因为朱由校很看重海事,所以魏忠贤也很关心张千方的情况,前些天张千方的联系人偶尔说了一句话“用铜钱买铜其实更划得来,几乎有五倍的利,可惜没有那么多铜钱。”却让魏公公记在了心里,现在既然有那么多铜钱回收了来,那直接运到日本不是更划算吗?

  朱由校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明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好处,听说有这样的好事,立即指示,将所有回收的铜钱运到泉州,交给张千方运到日本换铜。并要求东厂在泉州设立一个办事处,专门配合张千方处理铜钱海运事宜。

  万历四十七年十月,张千方带着手下,驾驶一艘半新不旧的船,从天津出发,终于回到了老家泉州。因为是第一次在海上长期航行,大家到了泉州,上岸以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