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从哲道:“陛下,宣宗旧事,是因为宣宗仁慈,而臣下等依旧是遵循二名不偏讳,从未有过同时出现二名之事。而今陛下则将整名均刻于剑上,实乃亘古未有之事,故而臣等惶恐。”

  朱由校笑道:“首辅之意,朕心里明白。此事是朕特意所为,因为朕这些天特意查了一下避讳之事,发现避讳之制始于周代,但仅在本庙中避讳。生者避讳是很不严格或者说不做要求的,当时有所谓读书不讳、临文不讳、不讳嫌名等。无论是在《礼》或者是《春秋》中,君王的名字都是不避讳的。”

  “但进入汉代后,避讳变得严格起来,比如刘邦之邦改国,吕雉为后之雉改野鸡,刘秀时之秀才改为茂才,均可见其时避讳已经风行。”

  “避讳分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倒不用管,因为这是别人的家事,但为尊者讳和为贤者讳,朕觉得倒是有可以商榷之处。”

  叶向高怒道:“陛下难道想要废除避讳?此事老臣万万不敢赞同。”

  方从哲,徐光启,毕自严也一起道:“请陛下深思!”

  孙传庭犹豫一下道:“陛下,废除避讳之事,事关重大,如果贸然行事,只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叶从高道:“什么只怕,是一定会。”

  朱由校看着五个阁臣都反对,一时倒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殿中出现了尴尬的寂静。

  毕自严想要打破这种寂静,他想了一会道:“陛下,如果只是对陛下的名字不用避讳,因为宣宗曾经为之,忠勇剑也只是少数人才能得到,倒也是没有太大的波澜。而至于其它的避讳,就算是陛下下旨,那也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问题。”

  朱由校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道:“那么先就只是对朕的名字不再避讳,我大明列祖列宗遵循二名不偏讳的原则,如何?”

  叶向高叹了口气,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一般的时候也都愿意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但有时候的想法,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呀?为什么会特意要把避讳这事拿出来呢?明明已经将圣人都捧到了极高的高度,却又要拿避讳这事出来,真是想不明白呀。

  其实是他把朱由校想复杂了,朱由校只不过是觉得避讳这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而且此事在他看来全无意义。如果说要尊敬祖先和先贤,避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呀,用建祠祭祀的方法不是更有效更好吗?

  朱由校道:“既然是二名不偏讳,那朕倒是有两件事想要改一改。一件是学校之名,一件是钱币之元。”

  方从哲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坚持,学校倒是古已有之,不过学堂和学校差别不大呀,为什么一定要改呢?一块钱老臣也觉得不错呀,虽然有些俗了,但钱财本来就是俗物,用俗名称俗物,不是很正常吗?”

  朱由校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