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外一个人在大家看来可能是个好人,那么两人触犯了相同的法律,犯了相同的罪行,就应该判相同的刑罚,其实这与这一条和第三条是有些交错的。不能因为他曾经做过什么错事,而导致他在另一件事上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也不能因为他曾经修桥补路,就导致你降低他应该受到的刑罚。这都是不可以的。”

  “你们是大明历史上第一批新式法官,就应该要有一些新的形象,一些新的作法。一些很简单的常识问题要弄清楚,就象朕刚才所说的,曾经做过的一件好事不会使坏事变好,曾经做过的一件恶事也不会使坏事变得更坏,这应该是常识性的问题。浪子回头确实值得鼓励,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刑罚,屡教不改当然是件坏事,但也不能因此就加重刑罚。法律不是因为你是个什么人而惩罚你,而是因为你做的什么事而惩罚你。在你们的课本中,有一门是专门用来锻炼你们思维能力的课程,叫做《逻辑》,这本书是朕主持编写的,有些地方可能还会有瑕疵,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提出一些意见,让这本书更加完善。”

  “开一代先河,总会有些新问题出现,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关系,出现问题后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朕相信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矢志一心,同心同德,就会把我国的法律制度完善得越来越好,让这个世界上充满公平与正直。使得大明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

  大家对皇帝陛下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有些东西听得半懂不懂,但以后的课本上总会给出详细的解释。而有些话,则是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法律并不是惩罚坏人的,而是针对坏事的。一乍听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却是合情合理。

  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中华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以前大家的习惯是,你有一个什么缺点,那就全盘否定你。你有一个什么优点,就觉得你事事都是对的。用道德来代替法律,以君子小人来区分人群。这些都是朱由校觉得不正确的,应该改变的。他希望能够通过新的审判方式,新的审判思维,让大明人的思维方式也慢慢地来改变。他相信,没有经过满清的野蛮摧残,中国人应该还不至于沦落到后世那样是非不分的地步。

  朱由校和众阁臣回到他的小别墅后,叶向高着急地说道:“陛下,您刚才那么说,臣等都急出了一身冷汗,以后可否先告知老臣,让臣等有个心理准备。”

  朱由校笑道:“一时口没管住,所以就说了出来。不过那确实是朕的想法,法律如果不能管住朕,那朕不放心把这个江山交给子孙后代。”

  叶向高心想,你才多大呀,就想那么远干嘛?不过对于皇帝的这种想法,其实他心里倒是有些意动。如果皇帝真的要让皇权置于法律之下,那这么多年文官的想法就终于可以实现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