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讲武堂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社需要资金的时候不要阻挠吗?这个农业合作社的定位很奇怪,而朝廷又给了它那么多的优惠政策,银行资金也要向它倾斜,它不赚钱可真是天理不容了。

  孙传庭上前道:“陛下,山海关的军队已经通过挑选,大部分在拱极城进行近卫军式的训练,那是不是就直接将拱极城的军队替换到宣府﹑大同﹑蓟州、山西四镇,而这四镇的军队又调回到拱极城来训练呢?然后是山海关的将领并没有随着来拱极城,那么这次四镇的将领是不是也照此例办理呢?”

  朱由校笑问道:“孙卿说说自己的看法。”

  孙传庭踌躇了一下道:“陛下,臣以为,山海关的军队只将士兵替换是非常好的办法,因为辽西将领门户之见比较厉害,而且原来的辽西士兵大多沦为效仿的免费佃户,现在将兵士与将领分开,有利于削弱辽西将领的势力。而四镇的卫所军,臣没有亲自考察,并不知道战力如何,但就臣于陕西时看到的情况,应该也不会比陕西卫所强得多少,所以臣以为,这四镇的将领和士兵都去掉其军户身份,直接变成民籍,然后于这四镇重新征兵,按近卫军的建制就地训练,再替换另外四镇。”

  朱由校问道:“但这次拱极城的只有士兵,将领问题如何解决?另外拱极城的士兵都抽调到了四镇,京师防务问题如何解决?”

  孙传庭道:“拱极城所有士兵共八万人,前次进行替换时,有六万近卫军新兵前住山海关。臣想将拱极城的士兵抽调四万人,前往辽东,与近卫军进行混合编排。那么近卫军老兵就可以抽调出两万人前往山海关,组成八万人的大军,在与山海关的新兵重新编组,留四万人守山海关,另外四万人到四镇替换卫所兵。”

  “而近卫军老兵还可以抽调一万人来京师,与剩下的四万人混编,京师留守三万人,另外两万人分成五千的小部队,于四镇训练新招收的士兵各一万五千人。这样四镇就各有三万兵,可以在训练后替换另外四镇。”

  “至于将领问题,臣觉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原来的军队中,确实有才能的将领,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学习一些军事知识,然后再分到各地军队中。另一种是加强武举考试,考取后也加以培训分配,但只能进行异地任职,形成专门的各级军官,这样就解决了军队中将领权力太大的问题。”

  朱由校想,这意思就是都要通过集中学习,使得将领中的派系减少,象辽西将门那样的情况就不会再出现了。那意思就是要开办军校呀!这家伙不会也是穿越的吧。

  他试着小声问道:“黄埔军校?”

  孙传庭满脸迷惑道:“陛下所说黄埔是哪里?军校之名不合礼仪,不如叫军官学堂吧。”

  朱由校大笑道:“那行,就在拱极城旁边新建一所军官学堂,名字就叫讲武堂吧,专门用来培养近卫军军官。”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