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七十三章 被发现了?_红楼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彻查清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过皇上,臣其实是不大信,草原会因为这样一桩冲突就大动干戈的。终究到底,还是今岁草原损失惨重,才让他们忘了三十年前几乎灭族的惨痛教训。当然,即便是诱因,贾琏果真惹出祸事来,贾家也不会出面保他。”

  隆安帝冷笑一声,道:“你倒是狠心!”

  贾蔷摇头道:“臣若狠心,就直接让贾琏以死谢罪了。如今,却希望能寻一个公道出来,让他死也死的明白。大是大非面前,臣从不心存侥幸。”

  尹后在一旁笑道:“这孩子,本性一直是好的。”

  隆安帝捏了捏眉心,胳膊侧支在炕桌上,道:“心性好有甚么用?一个随时准备跑路的臣子,就是一条养不熟的白眼狼!”

  尹后笑吟吟的看向贾蔷,贾蔷正色道:“皇上,您怕是有些误会,臣说的开拓海外,不是说臣一定要去。开拓海外之初,外面风险太大,十年二十年内臣都不大可能出海。大燕境内万里河山臣还没逛够呢,不必急着往外去看。臣之意,是要从海外之地,带回来各式各样大燕需要的物资。譬如粮食,譬如金银,譬如香料、木材等等……”

  “好了好了……”

  隆安帝摆手气笑道:“你少与朕画这些大饼!大燕万里河山到目前还没拾掇利落,哪有精力去看外面?不过,你从海外采买的粮米,到底还要多久能到?”

  贾蔷摇头道:“皇上,臣已经让人盯着了,嘱咐齐家的船一入大燕境内,就将消息八百里加急急递入京。这点您尽可放心,或许会少一两船,但肯定会到。”

  尹后好奇道:“为何会少上一两船?”

  贾蔷道:“海上大风大浪,沉船并非稀奇事。不过,总的来说,要比河运省力的多。”

  隆安帝点了点头,看着贾蔷缓缓道:“贾蔷,这次你的功劳,不亚于灭国之功,你以为,朝廷当如何赏功?”

  贾蔷苦笑道:“皇上,臣闯了那么多祸,能功过相抵已经不错了。再者,臣也说过,臣做这些,原不是为了甚么功劳。臣本就在风口浪尖上,又这样年轻……”

  尹后也劝道:“皇上,天家对贾蔷的恩典已经不少了,便是当初封侯,也是超功论赏,听说勋臣中多有闲话不服。如今这次大功,便算是填补上了罢。”

  当初封侯,是追封,宫里以为贾蔷已经死了。

  封一个无后之人为侯,对朝廷来说惠而不费,还给足了林如海体面。

  不然一个三等将军,平一次叛,封子已足够赏功。

  谁想贾蔷活着回来了?

  就因为这,元平功臣那边多认为他是走了狗屎运,很不服气。

  如今以此功填补上,倒是足够了,往后也没人能指摘甚么。

  隆安帝看着尹后笑道:“你倒是疼他……也罢,但愿日后,他不辜负皇后这份苦心。”

  ……

  武德殿。

  李暄一直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斜着眼看贾蔷。

  贾蔷有些心虚,不过刚才送皇后离去的时候,多瞄了眼背影,应该没被发现罢?

  他倒没甚么邪念,只是单纯觉得美到了极致,欣赏一眼……

  贾蔷问道:“王爷,你看我做甚么?”

  李暄大怒道:“你还问爷?你心里想甚么,以为爷不知道?!”

  贾蔷闻言面色一变,坏了,果真被发现了?

  ……

  PS:关于太后这段剧情,就是描着德妃来写的。章说里有书友说德妃是聪明人,不是啊,历史上很清楚,德妃和世宗母子不和,康熙死后,“决意从殉,不饮不食”,雍正登基时也不肯出面,说“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然后康熙死了半年后突传得病,第二天薨逝。

  庶子是借用了这段,本书是作为引子,另有展开,戏份很重要,是后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还差十几个均订就破万均了,跳订的书友和在外站订阅的书友麻烦来起点帮个场子,在外站花一样的钱,我能得到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谢谢大家~~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