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生财有道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鸡儆猴,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

  他吁了口气:“卿家所言甚善。”随即笑起来:“马卿乃国家栋梁,是谁又让你去养猪,这个人真是大胆。”

  马周顿时心里明白了。

  陛下故意岔开了这个问题,显然此时没有痛下决心解决盐务的问题。

  他只随口敷衍几句:“此臣心甘情愿,并非为人所迫。”

  “一定是那个陈正泰了......”李世民摇摇头。

  等屏退了房选龄和马周,李世民一个孤零零的坐在殿中,陷入了深思。

  道理,他何尝不懂,盐税乃是国库最要的支撑,迟早大唐要面对这个问题。

    现如今天下初定,朝廷开始对河西用兵,甚至还可能与突厥人用兵,除此之外,还有运河需要拓宽,国库之中,根本无钱可用,若是能收回盐井,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可问题就在于,壮力断腕,谈何容易啊。

   

  他不禁苦笑,低头,看了一眼陈继业的奏疏。

  奏疏里那些各种撒泼甩赖,表示自己不想干了的字眼,清晰的映入李世民的眼帘。

  李世民沉吟一刻,提笔,在奏疏下回道:“卿自便之。”

  这短短的四个字,便算是陈继业几次上书的正式回应了。

  大抵的意思是,这个事你别再咋咋呼呼,朕也不想解决问题,所以你住嘴,爱咋咋地,你的问题自己解决吧。

  ............

  陈正泰每天都在忙碌。

  他很快就发现长安附近有一处巨大的盐矿。

  这盐矿几乎是无主之物,因为有丰富的矿物质,土地上几乎不长什么庄稼,自然而然,也不值钱。

  虽然都叫盐,可这个时代的取盐之法,只有海水制盐和卤水制盐两种,矿盐这种含有大硝和磷钾的玩意,吃了是要死人的,被人称之为毒盐。

  因而这长安城外一大片的盐矿,几乎被陈正泰花了不到数十贯钱便买了下来。

  在他看来,无论是海水制盐还是卤水制盐,不但效率低,而且生产出来的大多都是粗盐和青盐,口感很差,味道嘛,全靠制盐贩子们的良心了。

  现在那些世家大族,几乎都垄断了盐井,产生了暴利。既然没有盐井,陈正泰决心从这一文不值的矿盐入手。

  矿盐要产出食用盐,首先就是要去除掉矿盐中的矿物质,而恰恰......这是一个初中化学水平的人大抵就可以完成的事。

  说来也巧,陈正泰的化学水平,就停留在初三,再多......就真没有了。

  他叫了陈福,招募了几个陈家的子弟,而后在这里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随即便开始尝试着取矿,而后将这矿物粉碎,让人先烧一口大锅,进行溶解,制成卤水,再进行过滤、提纯,结晶。

  花费了数天的时间,这如雪花一般的盐总算是熬制好了。

  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把盐,陈正泰仿佛看到它们变成了一个个铜钱,格外的可爱。

  陈福凑上来。

  陈正泰道:“来,阿福,你吃吃看。”

  “这......能吃?”陈福狐疑的看着陈正泰手里的白盐,有些疑虑。

  “放心,吃不死的。”

  陈福沉默了一刻,显然他的脑容令他有些转不过弯:“为......为啥让我吃?”

  陈正泰咳嗽:“因为待会儿我要给父亲尝尝。”

    “噢。”陈福恍然大悟。

  随即,他乐了起来,眉开眼笑的道:“我明白啦,公子是至孝的人,所以先让我尝过,若是没有毒,才孝敬给阿郎。”

  陈正泰小鸡啄米似得点头,陈福动脑瓜子思考时的样子有一种说不出的可爱。

  陈福手指轻轻的沾了些许白盐,即将入口,突然道:“公子,我吃了不会死的吧,这可是石盐炼的呀,是毒盐。”

  陈正泰欣赏他的率直。

  不过他立马拉下脸来:“不吃才会被打死,啰嗦这么多做什么?”

  陈福再不提出任何的疑问了,手指入口,吸允,皱眉。

  “怎么样,怎么样?”陈正泰有些紧张,这可关乎了父亲的官位,还有陈家的财富啊。

  陈福咂巴咂巴嘴:“咸咸的,这滋味......好极啦。”

  呼......

  陈正泰长舒了一口气:“走,打道回府。”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