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9章 对马岛安排,叶尔羌来使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

  紫禁城,武英殿。

  朱媺娖召开军机处与内阁联合会议,讨论《江户条约》签订后所带来的一系列事务。

  “对马岛该怎么接手?”

  “对马藩大名为宗氏,传自日本平安时期。因岛上几乎不出产粮食,百姓皆以捕鱼为生,藩主则以海贸生财,故对日本中枢极为依赖。

  我们要接手对马岛,要么驱除宗氏及当地土民。若保留土民,最好保留宗氏,协助治理。”

  “保留宗氏和土民?那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吗?根据锦衣卫所探得的情报,此岛军民不过一万多人,不如尽数驱逐到日本。”

  “如此我们岂不是只得到一座空海岛?须知,如今我大明各处可都缺人。

  青海、吕宋等新辟之地需人开荒垦殖且不说,便是国内一些地方对人力亦有需求。

  我听闻,已有民间海商从南洋转运土人,转雇给国内地主种田。如今上万日本土民搓手可得,为何要送还给日本?”

  郝光明通过朱媺娖固定在胸口的摄像头,以及安置在殿内的收音设备,听到这些军机大臣、阁臣的讨论,不禁露出笑容。

  从他们的谈话内容可以看出,如今这些大明重臣的见识,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

  变得很注重实利。

  另外,他们的谈话还反映了大明民间的一些变化。

  如人力的缺乏。

  大明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如今有一亿多人口,肯定不是所有地方都缺乏人力。

  一是新辟之地及收复不久的边疆,如青海、吕宋、辽西、辽东等地,需要人手开荒垦殖。

  二是人工价钱高涨之地,如南直隶、重庆,以及杭州、广州等快速发展的沿海城市等,地主、工坊主们需要廉价的劳工。

  这种情况直接刺激了大明民间“劳务行业”的兴起。

  事实上,自从几年前朱媺娖下旨实行“禁妓令”,禁止大明女子为妓乃至在青楼卖笑,大明劳务行业就出现了。

  因为大明很早就明令禁止人口买卖,所以,一些青楼妓馆为了求存,就与海商合作,让海商从海外“雇佣”外国女子来大明为妓。

  大明如今是有类似“劳工法”的法律及政令的,但只保护大明子民,外国人并不在保护范围内。

  于是,一些海商就以极低的价格从海外“雇佣”女子,再以较高的价格转雇给大明的青楼妓馆。

  这中间签订的一些雇佣合约,于被雇佣者十分不利,其实与卖身没太大区别。

  以前“雇佣”的目标仅限于外国女子,如今有些人发现一些地方需要廉价劳工,便将南洋、印度等地的土人也纳入了“雇佣”范围。

  虽然因为时间尚短,这些现象还不明显,但确实存在着。

  一些大臣注意到这类现象,甚至牵扯了相关利益,自然就图谋起日本的人口来。

  十七世纪的日本人口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