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委任五提督欲定边患,梳理三边镇以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辞,一般还是会让翰林院的人来写。

  稍倾,朱媺娖注意到张家玉停笔,才继续道:“另外,朕欲将保安州并入宣府镇,改名为宣府。

  将密云、密云后卫、潮河所、渤海所、怀柔与延庆州相并,改为延庆府。

  再将遵化、蓟州、平谷、玉田、丰澜皆并入蓟州镇,改名为蓟州府。

  由此使蓟州、延庆、宣府三府由东向西,并列为京师正北之屏障,以靖南侯黄得功提督三府军务,诸卿以为如何?”

  朱媺娖这一番行政区域更改,等于是将京师北面较为混乱且不合时宜的行政区域梳理了一遍,使之更能适应时势。

  此事之前军务院众臣早有讨论,只因事情涉及到了政务方面,才一直没有定论。

  如今朱媺娖既然亲自提出来,自然再好不过了,当即众臣纷纷赞同。

  至于顺天府因此辖区减小一大块的事,谁也没提,因为现在不少人都看出来,朱媺娖有意就此定都南京,没有再将朝廷搬回京师的想法。

  以前朝廷设立在京师,虽可以就近防备北虏,却也经常令京师遭受北虏威胁。

  另外,朝廷在京师,必然使京师人口大增,而北方产粮不如南方,以前大明朝所用粮食多依赖漕运,可漕运已经废除不说,没废除前也是耗费甚重,问题极多。

  况且,如今大明有了电台,即便朝廷远在南京,也可以很好的掌控北边局势。

  如此就将朝廷中枢放在京师的优势全部抵消掉了,便再也没有还都京师的必要。

  只是还有一些人隐隐担心,南京原名金陵,似乎国都设立于此处的王朝皆不长久,即便是大明,也经历了靖难之役而将都城改成了京师(明朝定都于此前名北平)。

  这一点隐忧,和大明都城的安稳比起来算不了什么。

  崇祯年以前不说,崇祯年间东虏入寇,屡次围住都城,逼得朝廷诏令地方军队勤王,弄得各地是一地鸡毛,可以说加速了崇祯朝的祸事。

  如今既然将朝廷中枢改在了南京,朝中众臣是不想以后大明再经历崇祯年间的难事了。

  当然,不少人都看出来,朱媺娖志向高远,有意彻底平定东虏、北虏——若真能如此,令京师以北千里之地皆安稳,还都京师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毕竟京师就风水来讲,是胜于南京的。

  ···

  北直隶,顺天府。

  堵胤锡是在正月初三下午,就接到了南京电讯处发来的关于军务院最新决议的电报,至于发给黄得功、杨展等人的旨意,估计最快也得半月后才能送达。

  堵胤锡收到电报后,便可以先告诉杨展等人,令他们做好相关准备。

  也是如此,朱媺娖才说让杨展等人在收到圣旨后的三日内便启程。

  若是遇到紧急事务,朱媺娖还可以用电报直接传旨。

  这也是如今大明电台还比较少、无法配给各省各军镇的缘故,待到将来电台更多,能配到各省各军镇,朱媺娖便可以尝试以“电令”替代圣旨···

  收到这封电报时,堵胤锡并不在京师内,而是在城外。

  因为今日是京津铁路开工之日。

  此事更古未有,对于大明来讲又是极重要的大事,他作为山西、北直隶两省总督,自然要来参与开工仪式,以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