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查抄勋贵地主得银千万,判决孔家案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起奏章后,朱媺娖便对李振武一笑道:“此事南镇抚司办的不错,今日已经是二十九,你们南镇抚司除了一些必要人员,其他人放假三日吧。

  你也是如此,趁着这几日好好跟家人聚一聚。”

  虽然只是几句平常的关心话,但以朱媺娖的身份说出来,还是令李振武颇为感动,当即抱拳道:“谢陛下恩典。”

  朱媺娖笑道:“这算什么恩典?朕让财政部给你们发放的年节礼才叫恩典。”

  听了这话,李振武不禁心中一动。

  朝廷给臣子们发放年节礼是惯例,并非朱媺娖这里才有。只是崇祯朝时期,财政窘迫,发给臣子们的年节礼自然也颇为寒酸,甚至被一些人嫌弃。

  如今朱媺娖都特意跟他说年节礼是恩典,那今年的年节礼必然价值不菲。

  然而,李振武对此事并不感觉意外。

  去年刚跟随朱媺娖不久,他就知道朱媺娖并非小气之人,在钱财方面大方得很。当然,是她给你的你才能要,不给的你若是敢拿一分,她绝不会客气。

  今年,只论李振武到南京后经历的几次抄家,就先后抄得了白银两千多万两,听说陛下让人贩卖后世的宝物也获得白银七千多万两。

  再算上其他如黄金、珠宝等物的价值,朱媺娖今年非正常财政收入都破了亿,赶上蜀王府两百多年的寄存的金银价值了。

  有这么多钱,朱媺娖真有可能给臣子们发一份年节大礼包。

  李振武离开后,朱媺娖又拿出两份奏章。

  一份是南镇抚司副千户魏龙所写,另一份则是新任山东巡抚方孔炤所写,都是关于曲阜孔家之事的。

  首先,魏龙在查抄孔府获得若干关于北孔血脉传承的文献,证明如今的曲阜孔家确实传自元朝延佑年间的蒙古人。

  也就是说,朱媺娖此前所说曲阜孔家有蒙古人血脉之事被实锤了。

  看到这,朱媺娖不禁满意点头,心道:南镇抚司的人办事还是靠谱的。单是这一条,这魏龙便有功,回来后可升任千户。

  随后,便是锦衣卫和方孔炤的巡抚衙门一起查出孔家人涉及犯罪之事上千起!

  涉案的孔家人或下人,则多达数千人!

  若是再算上这数千人的家人,此番判决曲阜孔家之案将牵连两三万人!

  方孔炤根据案情轻重,对涉案罪犯给予五种惩处建议,分别是斩首、绞刑、有期徒刑(劳动改造)、流放边疆、牵制迁徙。

  其中孔家嫡脉之人,最轻也判了个流放。

  朱媺娖花了些时间仔细看了看,觉得方孔炤的判决大体上是没问题的,便都同意了。

  可以说,待这些人的判决书正式下达,并被执行,自唐朝起被捧起来上千年的曲阜孔家便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至于衢州南孔,也只能成为至圣先师的奉祀官,再无之前那般大的影响力。

  最后,此番查抄的孔家财产也不少。

  根据奏章上的禀报,共查得黄金10万两有余,白银865万两,田地78万亩,店铺232间,房产1877处!

  之所以查得这么多房产,主要是此次查出的孔家所犯案件太多,涉及的罪犯太多,一次性处理,集中到一起,才有这么多收获。

  当然,其中大头是来自孔家嫡脉,其余孔家支脉以及依附于孔家的下人家族,都是添头。

  只是添头太多,加起来也很不少就是了。

  看完魏龙、方孔炤所写的奏章,并写下处理意见,朱媺娖拿起旁边手机一看,发现都六点多了。

  她当即起身,对侍奉的连翘、刘淑英等人道:“朕要回那边去了,你们也都下职吧。”

  “是。”

  一众人应了声,却没有先走,而是看着朱媺娖转到殿后消失不见,这才各自道别,下职。

  同时,守卫武英殿的御林军则只是换班,依旧24小时人不缺人···

  朱媺娖回到竹林老宅,便感觉猛的暖和起来,因为屋里一直开着空调。

  郝光明正坐在一旁陪着朱媺姕看动画片,见朱媺娖出现,不禁笑道:“你可算回来了,媺姕都说了几次肚子饿了。”

  “我才没有,是姐夫总在叫肚子饿。”朱媺姕瞪向郝光明,气鼓鼓地反驳,小模样可爱极了。

  第二更。

  晚安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