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将建钟表厂,议立官营局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昭武元年(1645),五月二十六日。

  朱媺娖召开了登基后的第一次正式朝会。

  大明的朝会分为三种。

  大朝会,即大型礼仪性朝会,一般都是为庆祝重要事件或节日才会在召开,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太子等,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冬至三大节。

  定朝,又称定期朝会,及在约定好的时间举行朝会。

  主要是会因为定朝会让一些不在京城的官员参加,无论是通知他们,还是这些官员赶来京城,都需要时间。

  大朝会与定朝,都没有确定日期,一般都是因事而定。

  最后便是常朝了。

  常朝也分两种。

  一为在初一、十五召开的朔望朝,一为日朝。

  而日朝即可在早上召开,称为早朝;也可以在上下午召开,称为午朝。

  通常意义上大明皇帝和臣子们议事的会议,其实就是日朝,并且多为早朝。

  明初朱元璋当皇帝时,精力充沛,又很勤奋,早朝几乎天天有。

  等到后来其他皇帝就不行了,起初是隔天开一次,后来越来越随意。

  皇帝说开,那就开;皇帝说不开,那就不开。

  嘉靖可以几个月不开一次朝会,万历更是能十几年不上朝。

  所以到了明朝后期,朝会时间已无一定之规。

  朱媺娖索性取销了早朝群臣来紫禁城站班处理事务(御门听政)的制度。

  她让各部门平日里都在各自衙门的办公,并且规定了上下职时间。

  唯有需要的时候,她才会召集阁臣及相关官员,在武英殿开会——这便是她昭武女帝的常朝。

  之所以不在奉天殿、华盖殿,是因为这两处是大朝会专用的礼仪性场所。平常朝会在这里召开,于礼不合。

  朱媺娖给内阁及朝廷中枢各部门规定的上职时间为上午八点。

  今日上午九点,她召集了阁臣及其他几个相关部门的主佐官员,在武英殿正殿开了昭武朝第一个“早朝”。

  “今天要说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以二十四小时制替代十二时辰至。”

  早朝开始后,朱媺娖亲自开口说出了第一个议题。

  朱媺娖要将后世的一些技术乃至物品运用到大明的发展建设上,继续沿用十二时辰制肯定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早前在四川时,部分军队及军器局、兵工厂就已经开始使用二十四小时制了。

  如今朱媺娖已正式登基为帝,自然要公开推广二十四小时制。

  并非强行快速推广,而是准备从朝廷中枢各部门开始,向下级部门及地方施加影响,再渐渐令整个大明接受二十四小时制。

  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是十数年。

  阁臣中,马士英跟朱媺娖的接触较其余人早一个月,对后世的一些物品、概念也是阁臣中了解最多的。

  他闻言便道:“要想推广二十四小时制,其实最重要的便是计时工具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