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铁模铸炮,成都暗流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铁模铸炮,成都暗流

  离开火铳所后,朱媺娖又来到了火炮所。

  一头发花白的老者带着几名小吏出来迎接,行礼。

  “参见监国。”

  “平身。”

  礼毕,朱媺娖便直问:“以铁模铸炮法试造红夷大炮的项目进展的如何了?”

  这个老者便是火炮所所长,原是位铸炮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叫做韩富。

  虽然已经见过朱媺娖好几次,但他此时仍显得颇紧张。

  闻言道:“回···回禀监国,已经成了。”

  朱媺娖听了高兴,问:“所内有铁模法试造的红夷大炮成品吗?带本宫去看看。”

  “是。”

  铁模铸炮法是朱媺娖在七月间第二次来军器局视察时,便传给军内铸炮工匠的。

  但当时为了应对张献忠的大军,铸炮的工匠们便先实现了虎蹲炮的铁模铸造,而后在十几天内迅速铸造了一批虎蹲炮。

  等到张献忠围攻成都时,铁模发铸造的虎蹲炮更是多达上百门。

  这才让一面城墙上能有几十门火炮。

  如果是按照以前大明惯用的泥模铸炮法,塑造泥范都需要一个月,而且泥范都只是用一次,下次再用又要重新做,想要铸造一批火炮起码得一两个月的时间。

  而铁模铸炮法即便算上后期的加工时间,也不会超过十天。

  历史上,铁模铸炮法是清朝监生龚振麟在1841年发明,虽然好用,但最初也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但郝光明既然找到铁模铸炮法给朱媺娖,自然是将各种小问题的解决、完善之法也一起教了。

  得到具体铸造方法的火炮所这边实际只负责将方法实现。

  打败张献忠前,铸炮工匠们一直都在全力造虎蹲炮,因此对红夷大炮的试造才拖到战后。

  现阶段红夷大炮虽然不易拉去野战,但放在城墙、关隘上却是防守利器。

  按照朱媺娖之前和李岩、红娘子等人的预估,最迟十一月大顺军便会发现马科、黎玉田归明之事,以及四川的局势变化。

  早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发现了。

  那时大顺军必然会分出一部来攻打四川。

  虽然如今朱媺娖手下不再缺兵少将,但若能尽快造出一批红夷大炮,防守起来也会更容易些。

  甚至对明年朱媺娖谋取大顺军残部也更加有利。

  到了火炮所内,朱媺娖先后察看了韩富等人试造的三种口径的红夷大炮。

  朱媺娖是跟郝光明一起研究过红夷大炮及铁模铸炮法的,因此大炮铸造得是否成功,好不好,她还是能看出一些的。

  看完之后,她便不禁满意点头。

  铁模铸炮法一模多铸,相较于泥模铸炮法不仅成本低、工时少,而且因为铁模不像泥范那样含有水分,使得铸炮内气孔也减少很多。

  另外,铁模铸炮的内外都更为平滑,减少了后续清理表面、镗铣炮膛的工作量。

  如火炮所试造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