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来自后世的炼铁技术支持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捏着册子出列,激动地道:“监国,卑职已经看过了,这上面建议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对提升我们的钢铁冶炼水平帮助极大。

  只要落实到铁厂,至少能让现有钢铁产量提升十倍,甚至是数十上百倍!”

  朱媺娖听见郝光明罗列的建议被手下的技术官员认可,也很高兴。

  她嘴角含笑,将黄元昌、郑祥也看完了,便问:“两位大使以为如何?”

  黄元昌道:“李从事说得对,这建议疏至少可以令钢铁产量提升十倍。”

  郑祥则跟着点头。

  两人这次可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真心赞叹。

  别看大明晚期官办铁厂废弛,民间铁厂却十分兴盛,钢铁冶炼水平相较于宋元时期可以说有了巨大进步,完全领先于世界他国。

  如对活塞式鼓风机的使用,其结构功能与近代鼓风设备一致,而欧洲却要等到十八世纪后期才有这类发明。

  再如“以坩埚炼熟铁、生铁为钢”的技术,欧洲同样要等到十八世纪才有。

  又如《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生熟炼铁炉”,将炼铁炉与炒钢炉巧妙地连接到了一起,已实现了钢铁的半连续生产,小规模量产。

  另外,如苏钢的灌钢冶炼技术、生铁淋口技术等,在十七世纪都世界独一份的。

  虽然这些技术在大明并没有完全传播开来,却都是大明工匠所发明创造的。

  此外,民间炼铁效率也不算低,其中有一种瓶炉,体型颇大,一炉一夜能炼铁3600斤,一日就是6000多斤!

  并且炼铁厂规模也不小,官办铁厂就不说了,很多都能达到数千人。便是南方的一些民间铁厂,人数也多有上千的。

  成都府周边这些铁厂的冶炼水平未必也达到了大明顶尖水平,却也因此,能从郝光明这份“建议疏”中获得更多的提升。

  如,建议疏中提到了一种高耐火砖,可用蒲江、大邑、彭州等地富有的耐火材料(高铝黏土)制造,可以直接用于建造炼钢炉,要比如今铁厂直接用原生耐火石建造炼铁炉强得多。

  (炼钢温度要超过1600°C,而以高铝黏土制作的高耐火砖可承受1700至1800的高温。)

  又如对炼铁炉、炼钢炉、鼓风机的改造,可以令每炉所得的铁、钢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另外,还提出建立水力锻锤,替代人工锻铁成钢的方法。

  至于让冶炼过程标准化,以提升生产效率,自然也是提了的。

  在李佐三人看来,这份建议疏上的种种建议虽然真正落实下去并不容易,但确实都具有可操作性。

  而一旦落实下去,就如他们所说的那般,至少能让钢铁产量提升十倍,甚至数十上百倍也不是不可能。

  朱媺娖听了黄元昌、郑祥的话,嘴角笑容更浓了些,道:“既然你们都觉得可行,接下来便商议一下,该如何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