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税赋改革的准备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昙花一现的特权阶层”。

  在历代中原,士大夫都是不纳税、不服役的。

  王安石推动募役法,极为先进,使神宗朝国库足以支撑二十年用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特权阶层都要缴纳服役钱。

  这触犯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所以被士大夫疯狂反扑。

  有了前车之鉴,赵桓便不打算再去与士大夫们硬刚。既然触犯士大夫特权会反弹,那就把士大夫的特权推广开,将免纳丁税(人头税)的特权分批次,逐渐分给普通人,那所谓的特权就不再是什么特权了。

  岳飞闻言,欣喜不已,说道:“若是如此,内城应征者,必然如过江之鲫。尤其那些城中客户,他们本就无需缴纳田税,参军之后,其家室也无需纳赋,这些人势必争抢着前来投戎报国。”

  岳飞是个军人,他只关心如何使军队强盛,如何打赢战事。

  至于朝廷斗争,国家赋税他绝不会去过问。

  秦桧作为御史中丞,有匡扶人君,献纳得失,谏诤纠弊的职权,虽然此前因为赵桓的杀意一直不敢与赵桓立乎殿宇之间争是非,但如今也不得不开口。

  小心翼翼的劝谏道:“臣倒是不惧士大夫物议,只是这么多人免纳赋税,国家财政是否会入不敷出?”

  大宋的财政紧张,是世所共知的。除了王安石变法期间,国家府库富得流油,都积存到了二十年后。其他绝大部分时候,都财政赤字。

  如今减免了大量的人头税,那打退金军之后,国家财政可以预见的将会出现严重赤字。

  不过,赵桓倒是不怎么在意,财政赤字最多调整一下赋税的征收重点就够了。大清就给赵桓留下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封建王朝,科技、文化、创新等与大宋相差甚远,但论搞钱,那真是无人能出其右。

  赔款白银几亿两几亿两的往外扔。赔款的同时还能组建新军。这得有多少银子?

  关键是大清自“摊丁入亩”后,可就不再征收人头税了。

  大清能做到,赵桓在大宋也是可以尝试的。大宋的国家正税,本来就以工商为主。

  而如何整改赋税方向,赵桓已经胸有成竹,因而从容自信的说道:“关于赋税,朕已经有规划,待解除围城后会与宰相商议。并将新的赋税体系,随着逐渐收复天下的过程,推广到四方。”

  随后赵桓看向岳飞,郑重的说道:“神武右军是此次税赋改革的重中之重,自神武右军开始,也需要神武右军为中流砥柱。所以神武右军将决定整个大宋的将来,卿务必要尽心竭力,将神武右军练成一支军纪严明、骁勇善战的王者之师。”

  岳飞立即正身行礼,说道:“臣必不负官家厚望,如今神武右军已经初有精锐气象。昨日一战,全军斩首金人两千余级,俘虏三百余人。”

  赵桓顿时来了兴致,看出来守城气象大不相同了,竟然俘虏了金人三百余人。

  虽然这些俘虏不一定全是女真人,但要知道即便是金国他族猛安,那也是极少投降的。

  至少在赵桓印象中,自宋金开战,还没有哪支部队俘虏这么多金军。

  赵桓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去枢密院询问一下,如今城中有多少女真俘虏?”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