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6章 泰西风俗志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6章泰西风俗志

  欧洲人干过的那些野蛮事情实在是太恶心了。

  尤其英国皇室,简直是野蛮人中的野蛮人。连续几个世纪,宫廷里长期大摆人体肉宴,“快活王”英王查理二世所谓的琼浆玉液(TheKing’sdrops),制作方法就是将人类头骨磨成粉末,然后与酒混合。这种自制的玉液琼浆是“快活王”英王查理二世的最爱。

  中原就算一家都是疯子的北齐皇室也不至于他们这么变、太。

  不过赵桓虽然内心态度坚定,必去残制暴,却也不会直接自己提出来。

  上赶着不是买卖,天子忽然提出要打一个数万里外的小国,普通人第一时间的想法是什么?想必大部分都是好大喜功。毕竟英格兰在哪里,大宋一亿四千万百姓,大概有一亿三千万不知道。

  其实大宋民间也有很强的闭关锁国倾向,或者说叫门罗主义、孤立主义。

  神州是大宋的神州,出了神州,一群蛮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比如宋朝百姓就对勿斯里国(埃及)以南,几乎没有兴趣。对秦国以西也没什么想法。

  这个神州已经够广了,东西四万里,南北四万里。四面八方都是大洋,东起东海,西至大食海,南尽南洋,北极冰洋。

  大宋百姓的野心很“小”,有这么块土地就足够了。

  听说东山都护府大概还有一个神州这么大的土地,那就等于大宋的疆域翻倍了。

  这片土地上有当今最辉煌的文明,有最昌盛的人口,有最温和的气候以及最丰富的资源。

  经济发达,物阜民丰。仅神州内部的经济循环就足以让大宋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很多人都对继续用兵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形成舆论风向,让那些义愤填膺的百姓鼓噪起声势,然后朝廷响应民意,顺势出兵。

  在此前,舆论权都掌握在了士大夫手中,皇帝不得不跟他们妥协。

  而眼下,天下有发达的报社,有无数识字的百姓,民间富庶根本不差一份报纸钱。

  那赵桓就根本不用去计较士大夫们的想法了,只要通过报纸就能引导舆论。

  他想好了方向,就把范思忠叫了过来,问道:“你们夫妻俩现在还翻译西方著作吗?”

  范思忠摇了摇头,说道:“几乎不怎么翻译了。主要是朝廷鼓励翻译到如今已经有近二十载,声势浩荡中已经几乎将西方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全部翻译完。太学、兰台、辟雍等各处藏书馆内,藏书超过三百万册的比比皆是。”

  赵桓面露笑容,这一点是他穿越以来最大的文治之一。

  后世可能记不住赵桓打赢了东京之战,但一定会记得他一手推进了十年翻译运动,将全世界的典籍都翻译成了汉书文字。

  阿拉伯人的哈里发,下令开展百年翻译运动促成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