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7章 血统种姓(今天五更)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九块,三三并列分割,周围八块为私田,产出归野人所有。中间一块为公田,缴纳国家。”…

  这一套当下人可能会比较陌生,这一切距离大宋实在是太遥远了。

  但后世人肯定不陌生,无论是采邑、贵族、共和、议政还是农奴、世代奴隶,这都是西方中世界采邑贵族们一直在中世纪维持的那套政治模式。

  两者不能说一模一样吧,简直毫无差别。

  也就是西方采邑贵族那一套,诸夏祖先两千多年前就玩过了。

  所以,关于种姓制度,诸夏也是很了解的,只要能博采众长,就能推广出去。

  赵桓直接对张浚问道:“卿学识渊博,博览古今阿。就是不知道卿可否听过印地的种姓制度?”

  张浚摇了摇头,说道:“关于印地,臣只知道似乎多黄金、象牙,浮屠珈蓝遍布四野。关于其国,臣的确不曾多。”

  赵桓介绍道:“据朕所了解,印地分为四个种姓。这第一等的名为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张浚立即类比了一下,说道:“大概是我中原魏晋之时的世家大族。”

  赵桓赞叹道:“卿这个归类,朕还没想过,倒是的确合适。”

  在大部分人印象众,婆罗门就是一群神职人员。但其实还真不是,他更像的是掌握了文明解释权的知识阶层,指导节气、农历,解释诗经典籍,还负责教育。

  其实与世家、士大夫的职能很类似。

  赵桓接着说道:“他们第二等名为,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张浚类比了一下,说道:“大概陇右军事集团?”

  这个不好类比,毕竟在中原,谁要是掌握了行政权和军事权,皇帝都要被拉下马。在中原还真没有跟这个相似的阶层。

  赵桓就暂时将这里跳过,说道:“他们的第三阶层命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这个就很好类比了,中原的各大庄主、员外、工坊主、商人们。

  “第四阶层名为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这个不用多说了,天下芸芸众生,绝大部分都在这个阶层当中。

  赵桓说道:“印地就通过这种种姓制度制定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彼此之间几乎不流通。”

  张浚好奇问道:“仅划分四个阶层就能将社会等级固定?”

  若是这么简单,怕是自古王朝都要把民分成四等。

  赵桓说道:“当然不是。这一套种姓制度的核心是,肤色不同,血统不同,则阶层不同。用血统把百姓框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里。而且姓氏跟家族是绑定的,一看其姓,就知道这个家族,应该在哪个层级,这样一来,只要限制各个家族只能在同一层级的种姓内通婚,几乎不可能跨越阶级,以此,把整个社会各个层级的人都稳定住。”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