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0章 体验一下帝国主义铁拳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天顶星国家人口有196亿,人均GDP有5万美金。

  关键是这个国家都已经这么强大了,发展速度还数十年都是全球第一,远远超过其他人。

  拥有广阔的领土,无数完成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以及震撼全球的组织动员能力。

  仅这些硬实力摆在眼前,就足够让人绝望的无法呼吸了。仿佛铺天盖地的压力倾倒下来。

  天朝人怎么看这个天顶星国,基本上南洋各国就怎么看待北面的这个庞然大物。

  而在大宋,还远远不仅这些。

  大宋相对于南洋各国更拥有无与伦比的军力优势,这种军力优势是跨时代的。

  哪怕大宋的武装商船都能对南洋土藩的军队形成碾压。大宋王师,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可以称为天兵天将。

  所以帝国主义铁拳下,南洋各国很务实的都会称臣纳贡,主动或被动的接受大宋文化软实力的洗礼。

  在帝国权威的加持下,从东海扶桑,到西方法兰克福,从北方极地冰洋,到南方万里海疆,这数万万里的疆域内,都会将诸夏语言作为官方的第一语言。

  也就是他们民间可以说土邦话,但是上贡文书,对外交流,书籍记载,法律条文,官府公告,契约合同,全部都要使用诸夏文字。

  这一点将会至关重要,将使儒家文化圈迅速从高丽、扶桑、交南等地向外猛烈扩张。

  看看高丽,交南,都号称小诸夏,就知道儒家文化圈扩散后会有怎样的盛景。

  赵桓说道:“此诏令将会明显改变韩卿所说的夷狄风俗不与华同的情况。宗藩体系内各国民众都穿宋服,说宋语,此可谓王化远方,有教无类。”

  所有人都认真的颔首赞同,官员们都清楚一个道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要想真正把宗藩体系牢固下来,除了军力强大,文化认同也至关重要。

  让诸藩都使用诸夏文字,乃是万世之功。

  至于各藩国会用大宋语言文字的人不够用怎么办?

  这很简单,只要高薪聘请中原的百姓即可。

  只要砸出的资源足够多,也会有中原百姓移居到海外。

  这对底层百姓也是一项福利,他们可能没有太强的技能,但一个良好的出身国度,让他们对诸夏语言文字是再精熟不过了。

  不要小瞧大宋的识字率,在赵桓穿越之前,话本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话本可不是宋词,他属于通俗文化,也就是普通大众喜欢看的文学艺术。

  如果识字率不够,话本这种东西在民间根本流行不起来。

  大宋枢密使岳飞就是识字率最好的体现,他家是客户,也就是没有自己土地的贫民,世代靠给地主种田为生。

  但这位枢密使不仅识字,还会读《春秋》!

  另一位两镇节度使韩世忠,从小就是个泼皮无赖,号称韩泼五,把夸他能拜相的算命先生都给打了。可这位泼皮也识字,还能写诗。

  这还是赵桓大力兴办学校之前的情况,赵桓大举兴办学校后,举国的识字率都大幅提升。

  可以说绝大部分百姓都能因此而受益,只要抛弃安土重迁的思想,去藩国闯荡一番,立即就能轻松实现阶层跨越。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