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4章 旧港宣抚司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利耶的外交头脑可谓是非常清晰,他十分清楚吴哥王朝在外交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甚至可以说,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死存亡的一点,那就是怎么才能避免大宋天朝进攻他们。

  后世米帝有句名言,落后不一定挨打,那只是因为我今天不想打你。

  对任何帝国而言,这条准则都是通用的。

  所以小国生存的最重要法则就是避免引起天朝上国的仇恨。

  这一点最鲜明对比的例子就是高句丽和高丽。

  前者引起了中原的仇恨,哪怕再强大,最终也是被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曾经称雄东北亚的区域强国,最后打的人口凋零,死伤殆尽,残余族裔全被迁人了内地。这意味着一个种族的彻底消亡。

  而高丽就很聪明的选择了臣服,一直享受着平稳。

  苏利耶的对宋政策可谓清晰明确,政治上主动交好,称臣纳贡。

  经济上积极引入大宋商人,恢复发展国内生产,重建因为几十年内战而有所凋敝的各行各业。

  这种外交政策下,就产生了一个后果,他的军事扩张和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大宋鸿胪寺的支持。

  毕竟在鸿胪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听话的藩国,国王谦恭纳贡,作为藩宗体系的嫡系藩国,他们扩张点就扩张点吧。还能逼迫东南半岛上那些没有称臣的国家及时称臣。

  李朝的臣服就是鸿胪寺这种政策下结果。

  而吴哥王朝在大宋的支持下,也可谓是顺风顺水。

  竟然实现了在军事扩张的同时,经济也在迅速发展。

  其实对一个小国的扩张,赵桓是不太在意的,东南半岛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困境,那就是“天堂太远,天朝太近”。

  双方陆地相连,来自中原的王师可以直接干预其局势,所以中原的意志是当地根本无法对抗的天威。

  这一点不仅是中原人的看法,甚至是万里海疆之外,三齐佛国的看法。

  当年爪哇国与三齐佛国爆发战争,三齐佛国不惜千里迢迢派使者到中原请求天子调停。

  三佛齐国王为了赢得中国的支持,特在当地修了一个佛寺为中国皇帝祝寿,宋真宗为此特赐一钟,并在上面题字:承天万寿。

  所以在聊完吴哥王朝的扩张后,赵桓就问道:“当地现在的战争情况如何?”

  唐翊直接下了论断,说道:“很不容乐观。跟泰西一样,纷乱不断,而且有外敌入侵。”

  “外敌?哪个国家?三齐佛国?”赵桓眉毛一挑立即问道。

  也不要怪赵桓总想到这个三齐佛国。

  实在是他太吸引人仇恨了,大宋因为有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的存在,所以对南洋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对三齐佛国的直接记载就是:“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

  也就是他直接掌握了新加坡地区。…

  但他又不仅仅只掌握了这一片区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