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4章 有服装之美谓之华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所以平安京时代的服饰还与中原有挺大区别的。

  右相张浚开口,说道:“当下这种情况也挺好,有服饰之美谓之华。大宋的一名商人走在东京就能吸引无数人倾慕的眼光,才能使他们更清楚知道何为泱泱中华。这有利于他们一切都推崇中原,用我大宋货币、制度、体系与文字。”

  赵桓点了点头,这一切看起来似乎能使倭人变强。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会立即明白什么叫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大宋的这套制度并不适合于其他国家原封不动的照搬过去。

  就像后世的民主总是在大部分国家水土不服。

  直接用大宋货币的缺陷就不说了,这等于在被大宋用铸币权无情收割。

  而像大宋一样,直接重视工商,开关贸易,那是在直接摧残本国的经济体系。

  大宋有强大的工业能力以及无与伦比的规模体系,小国不设关防的跟大宋贸易,其国内商品拿什么公平竞争?

  竞争力在哪里?

  赵桓对吴麟问道:“所以卿认为对平安京影响最大的商人是哪个?”

  “是浙东路富商吴缪,他在伊势地区直接掌握有三座山城,并在平安京内有一大片产业,就连神宫都有好几处是他的名下。”

  “他通过贸易顺差,在平安京买下了好几条街道,产业从衣食住行,到香料书籍,甚至武备都有涉及。”

  “据臣所知,他在当地至少招募了数百名武士,还有数百名中原好汉,武装力量多达上千人。”

  “最著名的一次战斗是,在平安京内,源氏武士觊觎其产业,两方混战,直到他们打败了源氏武士,关白的军队才出现。”

  “也有谣言说,关白的军队与他们联手击退了源氏武士。”

  “但无论如何,他们与关白藤原忠通关系绝对密切。”

  “有商人向臣举报,他在东瀛岛上仿造火枪,出售给平安京的公卿。如果一旦落实,臣会考虑将其绳之以法,抓回国内,明正典刑。”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没必要。火枪不是什么高技术武器,看一眼基本就能仿造。以东瀛的锻造技术,一直用低温炼钢法,他们造不出合格的火枪,最多造一批铁炮。”

  铁炮后世人都不陌生,就是日本的火枪。

  但众所周知,东瀛列岛上资源贫瘠,像大宋这样豪华奢侈的用铜铸造火炮、火枪是他们绝对不敢想象的。

  如果用铁锻造火枪,他们在高温锻造方面实在是没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技术储备。

  这种情况下锻造出来的铁炮,稳定性太感人了。

  所以历史上战国时代,大名们都纷纷向西蛮商人购买铁炮。

  而且当前火枪威力的一半体现在火药质量上,这个工艺不过关,他们铸造铁炮威胁性并不大。

  所以赵桓说道:“吴缪在当地这几乎是一名小型大名了,掌握一千多武士,影响力十分可观。朕相信,把他抓回来对海军而言轻而易举,他也不至于疯狂到胆敢挑衅海军。就给他个机会尽忠王事吧。”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