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3章 大宋风流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大宋风流

  钱晖转头看了一眼百花洲下方热闹的画舫游船,笑着对赵桓解释道:“这是苏州著名盛景,名曰百花汇。每个月的中旬,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皓月最圆之时,这苏州城附近,所有的青楼勾栏,都会开着画舫,拉着自家花魁在百花洲下争妍斗艳。”

  “无数风华绝代的女子在百花洲下或起舞清影,或调弦而歌,真可谓是人间盛景,引得无数豪商一掷千金。各地前来观景地文人雅客不计其数,成为苏州城地一大特色。”

  赵桓讶异的说道:“如此风花雪月之盛景竟在百花洲?朕以为青楼画舫最有名的应该在秦淮河。”

  钱晖说道:“秦淮河在建康,距离这里倒是不远。可是苏州才是我朝最繁华城市,无数豪商定居于此。秦淮河的画舫有时甚至会来这里赴会,苏州画舫怎么会远去秦淮河?”

  赵桓点了点,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情。

  因为赵桓改变了靖康之难的结果,建康的地位并没有被南宋小朝廷抬起来。

  所以苏州以无与伦比的经济地位,成为整个东南重心。

  有钱就是大爷,青楼画舫自然是一切都要围着苏州转。

  钱晖对赵桓说道:“既然是良辰美景,官家何不走近一览盛世繁华?”

  赵桓犹豫说道:“朕走近勾栏画舫,总归会引起天下物议。”

  钱晖笑着说道:“怎么会呢?百花洲旁无数百姓在岸边凭栏游赏,欣赏舞蹈。官家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岸边赏舞听曲。画舫上的花魁都是清倌人,只献舞演唱,并不卖身。”

  “清倌人只要出局了,就会被富商买走。不会再登台献唱。所以才会有一代代花魁争相斗艳。”

  这么说的话,赵桓就有些意动了。

  这些清倌人倒是有点像大宋的明星艺人,表演歌舞,展现文化艺术。

  而且既然苏州府允许她们按惯例到百花洲下面汇聚表演,说明大臣们也是觉得官家欣赏一下苏州的歌舞曲词,艺术风雅,是一件雅事。

  所以赵桓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吴革吩咐道:“下去找一块高台,朕过去赏舞观戏。”

  皇城司早就对附近的地形烂熟于心,很快就临水岸边,为赵桓在寻找到一处凭高观赏的良处,搬过去了软榻和矮桌,摆放好了鲜瓜果蔬和美酒玉酿。

  见到皇城司亲从官们在岸边忙碌,很快附近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今天来参与百花汇的画舫,谁没有想过亲眼一睹官家圣颜?

  这可是大宋从开国以来,声望最为卓越的天子,被誉为大宋中兴圣君,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正是在官家的励精图治下,大宋开创了千古未有的王朝盛世,治隆汉唐,远迈先王。

  在这个传媒落后的时代,众人只在报纸上见过官家的画像,但大宋一亿两千万余人,大概有一亿一千九百九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