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5章 学习中原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5章学习中原

  西夏,似乎中原一直把他当一个蕞尔小国,弹丸之地。

  但横向对比,才能知道这个国家究竟有少底蕴和实力。

  号称“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突厥,人口巅峰时期也就两三百万。

  而女真、蒙古崛起时的人口都只有几十万人。哪怕到了金朝末年,蒙古都已经进入黄金时代,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人口也只有一百七十万。

  所以若以人口而论,西夏非但不是小国,而是有制霸大陆的潜力。

  论疆域,西夏东起宁夏,西抵瓜州、沙洲,幅员数千里。

  如果以实力为参照,选个类似国家,那他更像隋唐时期的高句丽。

  这两个国家一东一西盘踞在中原两侧,只不过高句丽的优势在于地利。而西夏的优势在于贸易。

  这个占据了陕西、凉州的国家,不仅有青盐之利,还盘踞在丝绸之路上。

  在大宋将他纳入藩宗体系后,他依靠地利,迅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人口三百万,地域广阔,又财富充实。

  金军如果能打赢西夏,那意义完全不弱于汉灭楼兰,唐灭高昌。不仅能收获至关重要的军事、经济重镇,还能直接收大量财富返回国内。

  张叔夜郑重地向赵桓分析道:“西夏不仅是我朝藩臣,而且极擅长外交运用这种关系。”

  “当年辽朝尚在时,西夏就在我朝与辽朝之间朝秦暮楚。彼时,西夏劫掠辽国边境,引诱辽国境内党项人叛乱,与辽国大战三次,每次都兴师动众数十万人。每当此时,西夏便向我朝献表称臣。”

  “而若与我朝生衅,西夏则复叛臣服于辽朝。我朝数次进攻西夏,关键之时,辽国都曾经干预牵制。”

  “辽朝尚在时,我朝每年要屯兵数十万于河北。国家等于束缚住一只手在跟西夏作战。这就是西夏外交周旋地结果。”

  赵桓点了点头,这个国家能在宋、辽两个大国的一次次进攻下,坚持近百年,还是有其智慧的。

  尤其在战场上他们表现得也非常出彩,毕竟说宋军骑兵不行,无法打歼灭战,辽国骑兵总是可以的吧。

  可是辽国三次进攻也都是败多胜少,辽兴宗那一战更是底裤都快被扒下来了。皇帝御驾亲征,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辽兴宗仅以身免。

  如今辽朝都覆灭了,西夏却还在支撑,与大宋继续谈笑风云。

  所以在宋、金、西夏之间,西夏必定会重新用起外交手段。把大宋牵扯进这场金与西夏的战事中。

  听完张叔夜分析,赵桓问道:“西夏战斗力可圈可点,如今的金国是否能打赢西夏?如果西夏求援,我朝是否应该出兵?”

  这一切首先的前提是,枢密院作为大宋负责军事国防的最高权力机构,如何评估这场战事的走向。

  内忧外患的女真人,与一项骁勇善战的党项人,究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