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大型武装盐枭集团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代交好什么的,赵桓全然不放在心上。只要心智稍微成熟,都知道这种保证的可靠性还不如茅房里的厕纸。

  但至少通过放开盐禁、开设榷场,能使西夏短时间内不会与大宋兵戈相见。

  陕西战场上,大宋不会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能够集中全力应对金朝。

  于是赵桓淡然说道:“无心之失,朕这次就不予你一般计较。望你能妥善传回大宋善意,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我大宋既然放开盐禁,自然不会再与夏国再起兵戈,但金人狼子野心,贪欲无厌,若占据了陕西,恐怕夏国就再无法与我朝贸易。望你能向夏主详述利害,我两国共同抗金。”

  谋宁克任连忙恭敬应命,说道:“下臣必向我主详述陛下之亲善,使我国与大宋永结亲好!”

  这可不是一句虚言,谋宁克任甚至能想象到自己若将这消息传回国内,国内将会如何举国沸腾。

  一旦陕西解除盐禁,西夏的青盐必将源源不断的卖往宋国境内,能收获无数财富。

  自己作为促成这一桩善政的大臣,必然在国内收获无与伦比的声望,满朝官员,举国百姓都将盛赞自己的作为。自己将一跃成为西夏最具声望,最具影响的官员。

  无论如何,谋宁克任都要促成这一项谈判。

  只是令谋宁克任犹豫的是,究竟要不要亲善于宋朝。

  任何一个国家,都免不了有各个派系的官员。有亲金派,就有亲宋派。

  在此之前,西夏国内大部分都是亲金派,但也有数量庞大的亲宋派。毕竟被宋朝打得那么惨,很多人就膝盖发软,极力避免与大宋交战。

  这就跟大宋在海上之盟前夕一样,大臣有人主张亲辽有人主张亲金。

  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形势纷繁复杂,西夏也分不清究竟是金国势大还是宋朝更强。

  但赵桓不打算给西夏太多的思考时间,直言说到:“朕已经给夏国赐下天恩。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朕只给夏国三个月时间!夏国或在三个月内立即归还土地与朝我互市。或在三个月后,两国兵戈相见!”

  看起来这个要求非常苛刻,但有一丝紧迫感,才更能凸显这份赏赐的珍贵性,让西夏君臣对得到这份赏赐之心更加迫切。随时可能失去的东西,才会令人更加迫切的想得到。

  赵桓十分期待西夏真正得到这份赏赐后会作何反应,想来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这次开放盐禁,将会成为吊在所有西夏君臣眼前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很显然大宋肯开放坚持了数十年的盐禁,不是心血来潮,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而是大宋改革国家正税后,有了放开盐、茶官营的底气。

  大宋明面上就有田藉五亿多亩,这是无论赵桓改革与否都有的底蕴。即便方田均税法推行失败,只按一条鞭法的改革,计亩征银也会有两亿贯的财政收入。

  盐、茶将再不是大宋的财政支出,放开民间经营后,民间盐价将会在几年内迅速恢复正常。

  也就是西夏只在互市的前一两年能享受到贩卖青盐的暴利,很快就会发现青盐在大宋境内不复以往的畅销!

  虽然依旧有微薄的利润,但绝不足以支撑西夏扩充实力!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宋强大的经济,以及铸币权将会源源不断的收割西夏资源。

  想要参与大宋互市,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大宋帝钞。双方每一笔交易,都在给大宋缴纳铸币税!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