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统一货币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全国货币并不统一。按每亩地征税四百钱,在京畿一带推行并无阻碍。但这四百钱的标准离开京畿地区就难以衡量,比如在四川,一亩地要交多少铁钱,在河东一亩地要交多少盐引。如果不能统一货币,计亩征银会给税吏极大的操作空间。”

  这个问题赵桓也能轻易看清,大宋倒不是没有尝试过改变这种情况。

  六贼之首的蔡京也曾在江、淮等七路更易货币,凡是旧钞都不得使用。这项规定一出,有大量家财数十万缗的富商大贾,一旦化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缢死。

  显然想统一国家货币,这是一件极为庞大且困难的事情,不仅关乎改革成败,更关乎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家庭财产。

  与士大夫们的纸老虎不同,朝廷若逼得民怨四起,天下沸腾。四方百姓一声怒吼,揭竿而起,真的会动摇大宋国体,甚至把皇帝拉下马。

  不过赵桓也未气馁,大宋最大的魅力就是他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能亲手将这个国家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挽救出来,也是这个时代君王将相们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情。

  于是赵桓对杨时说道:“朕打算推行一种新货币,成为国家统一货币。并逐渐取代各地纷繁复杂的货币体系。”

  杨时说道:“官家想法我朝历代君臣都曾想过。以朝廷威信,只要推行新币,哪怕以强制手段亦能使百姓接受。可是货币需要能切实购买到足够的物资,才能真正流通。”

  “此外亦需考虑朝廷货币与各地货币的兑换比例。”

  赵桓点头,说道:“这一项朕知晓。朝廷推行货币,必须有能锚定其价值的物资。”

  这就像后世美金曾经绑定黄金,美元曾经绑定石油。

  在大宋也需要一种物资,只要拿大宋发行的这种货币,就能一定能买到某种战略物资。

  赵桓脑海里几乎立即想到了几样东西。首当其冲就是土地、税收和盐铁。

  尤其税收这一项,大宋有先例。那就是折纳。

  虽说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习俗,但至少在国家内部对此非常熟悉。

  赵桓说道:“朕打算颁布一条法令,国家明年税收只收新币。”

  杨时思考了一下,点头赞许说道:“各地都曾经折纳过物资。百姓能接受上税之前用本地货币置换官府新币,然后上税。这至少能保证新币足以流通下去。”

  但缺点就是可能会极度加大百姓的负担。到时候官府征税急促,百姓手中有没有新币,只能以更高的价格兑换新币。最终还是富了那些上下其手的官员士大夫。

  针对这一项,赵桓说道:“在年底征税之前,朕打算先让货币在民间流通一段时间。让民间土地交易必须使用新币。”

  土地交易是大宗买卖,而且春耕期已过,一般百姓不会太焦急。他们可以从容用货币兑换朝廷的新币,使双方兑换价格趋于稳定。

  杨时说道:“臣建议从京畿、江淮一带开始普及。这一带使用的是铜钱,一直是朝廷征税常用货币。新币与铜币可以一比一兑换,对民间影响极小。”

  “然后在以土地价格为参照,向四方府、路、州、县扩散。逐渐实现对其他货币的置换。”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要置换全国二十四路的各种货币,还要赶在年末之前完成。

  传统的铸币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