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章 女官与官妓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女官与官妓

  在安抚了士卒之后,赵桓在南京城设宴款待了这次叛乱中拨乱反正的几位功臣。

  排在首位的是韩世忠,他是占了妾氏梁红玉的光。他自己率主力出城投降,妾氏梁红玉夺城有功,功勋都堆到了他身上。

  其次是杨存中,他也参与夺城,且抓住了范讷。

  第三位则是赵桓的老熟人了,王德。他就是刘光世麾下拨乱反正的那支军队的主将。

  这可是一位猛人,作战悍勇,杀人如麻,历史上为刘光世麾下第一猛将,官至清远军节度使,封陇西郡开国公。

  但如今他归属刘光世的时间并不长,到南京后才被调到刘光世麾下,上下级关系尚不足一个月。

  而他与赵桓,那关系就非常亲近了。

  他王德的外号“王夜叉”就是赵桓前身赐给他的,距今时间不足一年。

  当时金人入侵,王德率十六命骑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军委任的太守姚太师。敌军前往拦截,王德手杀数十人,敌军惊恐,无人敢再上前。

  宋军献俘虏姚太师于东京,赵桓前身闻王德夜叉之名,自适时起,天下遂呼王德为“王夜叉”。

  有这层关系,倒退回魏晋时代,赵桓就是王德的举主。

  当然,在大宋没有了“主公”、“明公”一类的关系,门阀世家被统统扫进历史尘埃。

  王德能效忠的只有大宋皇室,要么赵桓、要么赵构,王德用脚投票也知道该怎么选。

  第四位却不是一位武将,而是一位文臣,为江淮发运判官,向子諲(yīn)。

  他不仅仅是一位历史名臣,被誉为“宏才伟绩,精忠大节”,更重要的是他是神宗钦圣宪肃皇后的再从子。

  也不知道赵宋皇室是有什么毒性,凡是跟赵桓沾亲带故的,哪怕没有血缘关系,骨气都不怎么样。

  虽然这位江淮发运判官,才能还可以,品德也算清正廉洁,像是士大夫中的一股清流。但胆气着实一般,见到王师围城,吓得腿都软了。城中响起“诛凶讨逆”喊杀声的那一刻,他就果断投降。

  大宋以文制武,他虽然是江淮发运判官,但手下部队着实不少,而且他的部下将官王仪等人颇为机敏。他们不敢走上街头厮杀,但数万人占据城西,几乎站满半个城池,扯着嗓子大喊:“朝廷王师,诛凶讨逆!”

  那恢弘的气势、雷鸣般的吼声,让混乱的叛军彻底对局势失去判断,大部分人跟着乱喊,最终叛逆局面土崩瓦解。

  对这位亲戚,赵桓颇有兴趣。只要不把他扔到前线,别让他直面刀兵,他基本上算是一位完美大臣。

  就爱好点诗词歌赋,还有那么点刚正不阿。关键是他才能出众,还不贪腐。

  正适合整顿江淮沿线的漕运,为东京、南京输送粮草。只要给他本职再升一级,就能完美解决朝廷如今正面临的棘手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