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3章 坩埚钢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会减少,口粮不需要那么多,就算提高乡民一些福利待遇也值,或者干脆纯以工钱计。

  说白了,杨河实行的就是大农场计划,这些人就是杨河的农场工人。

  在各农场中,他实行良好的福利保障,类似终身雇佣的制度,又有现代的考核、奖励、惩罚制度随行,累进工资制设立,庄民们的忠诚与干劲没有问题。

  以后在各庄保中,他可以培育好的种子,大量的使用机械,这样富余下很多人口就可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各农产品加工等,最大化的提高生产力。

  这些直属的各庄保中,杨河并不打算分田分地,历史证明了,小农经济,分田分地,对生产力的提高并没什么效用。几千年前汉唐时期,小麦的亩产不到一石,到了明清时期,小麦的亩产仍然不到一石,这几千年时间都白废了。他们开国初期,可都是分田分地的,而且分得彻底,田地私人所有,世世代代传家。

  分田分地唯一作用就是稳定社会,这个稳定期还不长,小农社会,任何的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小地主与自耕农立马变赤贫人口,然后土地兼并就开始了。

  当然,因为有收买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未来杨河也会搞搞分田分地,但不在直属庄,而在附属庄。每户分田三十亩到五十亩,收取田赋,租借给他们口粮、耕牛,农具等等。

  杨河也不看好各附属庄的发展,相比农场的大规模组织,小农结构的农民对抗灾害的能力太弱了,随便风吹草动就纷纷破产。杨河可以想象,不消多久,各附属庄的破产农民与土地兼并又将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生产力还极度低下,就算五口之家耕种三十亩地,但每亩产量不到一石,除了各人口粮吃食,又有多少余粮可以出售?遇到灾年更不用说,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更甚者颗粒无收还要他倒贴,纯属负资产。

  直属庄大农场,附属庄分田分地,两种制度并列,杨河也让老百姓看看,哪种制度更优越,介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

  当然,农民破产,土地兼并有个过程,分田分地在初期是有意义的,在这基础上,杨河可以设立如西汉的“都试之制”,唐朝的府兵制度,最大程度的开拓兵源。

  但他最大的希望还是放在自己的直属庄上,他事实建立的是工人集团,生活劳动都纪律化,军事化,在这基础上,他可以开拓各种大团体,如军人集团,农业集团,军工集团,重工集团等等。

  他以后要发展利益集团,建立政党等,这些直属庄民也会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

  本月初,杨河还开始扩军。

  目前他兵力六个总,连上中军直属的各队,计有二千五百人。

  计划再招募二千人,使总兵力扩充到四千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