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入殿评文_庆余年2:范闲归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了看手中的那一份,“就是这一张。”

  侯公公立刻向前,将试卷从皇帝的手中交给了范闲,范闲接过之后,微微点头,“看过了。”

  “那你说说,写的如何?”皇帝问道。

  老头你是在考我啊,那我也来考考你吧,范闲想到。

  “本次一科考得题目为《安国边关之道》,正所谓安国边关之道,乃目前朝中之事,要闻所处,首先这题目,就出到人心,出到民意,可谓用心良苦。”范闲的彩虹屁功夫不差王启年,但是还是要看对谁。

  这句话说完了之后皇帝的面色显然好了很多,他呵呵一笑,向后靠了过去继续听着,满脸的欢喜,因为这个题就是他出的。

  “文章中所写,安国边关之道在我庆国之中做的非常之好,但是因为国力名盛所以边关之幸,又因大皇子常年镇守,太平无事,英勇善战,震的周遭小国无不俯首称臣。”

  “边关恐有在变,此乃国之常事,寻得国力如何,便要看天灾处理能力如何,文中列举北齐靠近西北边关之处,常年大旱,民不聊生,百姓慌不择食,更是有一家八口仅着一衣之事,鲜有听闻,而我庆国大旱,短短七个月便治理得当,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这篇文章先说国事,再谈家事,最后到了天下事,将国事家事变成了天下事,一方面说出了我国的强盛,另一方面则说出了我国的内库之庞大,财力惊人,已经说的非常全面了。”范闲说道。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这个,并且文笔流畅,字迹工整,没有一点可以挑得出毛病的地方,这篇文章若是直接呈到大理寺阅卷,肯定至少可以得到一个甲,这一点皇帝陛下还是预料的到的,但是他偏偏还是问了一句,“那在你看来,这篇文章如何?”

  “中下层次,若是臣亲自阅卷,遇到此文,便直接给予一个末。”范闲笑了笑。

  皇帝皱眉,显然这出乎了他的意料,他问道,“为何?”

  科举的文章评定,是有严格的划分,一般的是为甲等,乙等,丙等。在这三种之外还有两种,第一种是超越了甲等,非常好的文章,会给予超等,并且将文章公布于众,第二种就是末等,非常地差,一篇末等的文章就可以让一个学子直接卷铺盖卷回家了。

  范闲当即指着这篇文章说道,“这样的人,并不是我庆国所需要的官员,我认为陛下设下春闱,绝对不是因为北齐文学强大,胜过我庆国,所以跟风设立,不考虑缘由。”

  “陛下设立春闱的目的,定然是为我庆国招贤纳才,评定才子文人,来为我朝所用。”范闲将这篇文章,交还给了侯公公,继续说道,“而这篇文章,除了笔法优秀,思路清晰,抒写工整之外,其他的道理换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庆国子民,都可以说得出来。”

  “我庆国所需要的不是只会吹嘘秀良,而漠视缺陷的官员,我们的官员,至少应该能够看到这安国边关之中的缺陷!”

  范闲说完这句话,四目相对!

  针锋相对!

  m.

  新阅读网址:,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机网站: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