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六章 太宗的兵法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里,便是意义。”

  苏大为,彻底懵逼了。

  在他的思维里,如李靖那般,速战速决,方才是痛快淋漓的战斗。

  就如他破案一样,说十二个时辰,就十二个时辰。

  你要跟苏大为说,这个事不行,咱们今年先在这里等着,等到明年春天再接着干。

  苏大为只怕会一口水喷你脸上。

  昨日李谨行才说过大军出征,每日糜费钱粮无数,许多地方豪强田庄主,和下面的小农户,应召出兵,结果一出就是跨整年,非得整破产不可。

  “不服气?”

  程知节看了苏大为一眼,从他脸上看出一丝怒色。

  嘿嘿一笑:“真是个属倔驴的,老夫再提点你一下……

  你刚才说,李靖灭东突厥很轻松?

  那可不是李靖一人之功啊。”

  提起往事,程知节的眼中闪过怀念之色:“太宗,我还记得……

  白马之盟后,拜隋朝完备的马场所赐,太宗获得了五千匹优良种马,其中两千匹更是当时纵横天下的东突厥马。

  这些好马全数被唐太宗放牧在陇右马场,数年之后,已经暴涨至十万匹。

  那几年,太宗一边厉行轻徭薄赋,另一边抓紧炼军,不惜重金厉行十二军建制,甚至亲自带着军士在显德殿训练。

  数年间,得到一支精锐之兵。”

  说到这里,他喘了口气,看了苏大为一眼接着道:“突厥人可不简单,他们以冶炼著称于草原,甚至有‘锻奴’之称。

  而且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突厥人也能够通过贸易,从西域各国,甚至吐火罗那边,源源不断得到技术与商贸之利。

  凭此武装起来的突厥军队,配备更精良的铁器装备,太宗说,突厥人富到了‘以甲胄为常服’的地步。”

  虽然方才从王文度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但此时从程知节嘴里听到,苏大为仍不由暗自吸了口凉气。

  “高祖年间时,受够东突厥窝囊气,高祖也曾一怒向东突厥开战,结果却是连战连败,特别是武德八年的朔州大战,右卫大将军张瑾全军覆没。

  武德九年的会宁与兰州大战,东突厥更是来回横扫,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太子建成建议高祖迁都,以避突厥人。

  若不是当时秦王一力坚持,长安早就成了突厥人的牧场。”

  程知节深深的看了苏大为一眼:“我记得太宗在白马之盟后,曾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一边厉兵秣马,太宗一边派张公谨出任代州都督。”

  张公谨,建议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元龙功臣之一,擅于情报收集。

  “那些年,我们一边整军备战,一边紧盯东突厥境内的一举一动。

  以张公谨精确洞察力和强大情报搜集能力,不停搜罗解析东突厥的军政变化,曾经在来去如风,动辄就荼毒一片的东突厥铁骑,从此在太宗眼里,渐渐没有秘密。”

  程知节停了片刻,突然古怪的看了苏大为一眼:“我看你小子,就有点像是张公谨的味道。”

  你才张公谨,你们全家都……

  等等。

  苏大为脑子一闪念,程知节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啊。

  他不会是知道了什么吧?

  难道李治,真想把我当高宗朝的“情报头子”来培养?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