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草台马军_元初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亲信,构筑班底的需求。于是,这黄应山才被擢升为广州马军副将的位置上,而原本的马军正将在上次广州失陷时已经殉国,所以这正将之位暂时是悬空的,张知州说了,不宜提拔过快,但只要自己好好干,立下军功,便可顺理成章的奏报朝廷,升任正将了。

  在张大人的栽培下,黄应山中年发力,这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可他的官位虽说是有了,但这广州的马军早被打残,营中倒还剩下不足三千匹战马,但其实也比驮马好不了多少,都是蒙古鞑虏走时丢下不要的,说起这个,黄应山就是一肚子火,你说这些鞑虏也是,你若不要,那就干脆全宰了拉倒,为啥还要把这些比毛驴还瘦的烂马留下,这不是存心恶心人么!

  总之,一穷二白,这就是黄应山上任之后的现状,可既然上位了,那也不能无所作为,不管怎么样,总归要先把马军的架子搭起来再说。

  于是黄应山便按着张知州的指示,开始着手扩充马军,不过可惜这广州刚遭兵灾不久,百姓惧战,本地的良家子死活不愿从军,是以这兵源堪忧至极。而北边倒是总有人逃难过来,可那些青壮劳力早在韶州和英德就被当地州军抓了壮丁了,哪里还来得到广州,而能逃到广州的,那都是前面两州挑剩下不要的老弱病残......唔,其中还有大把黄脸的婆娘,可却连半个稍有姿色的都没有!

  要说本城其实也驻守了不少步卒,虽整体素质堪忧,但其中还是有那么几个精壮之士的,只可惜这些仅存的精干,都被各级统兵官当成宝贝看待,而自己奉知州大人之令去挑时,那些不识大体的统兵官也尽拿些歪瓜劣枣来糊弄自己,而精壮却一个不见,就连知州大人发怒也无济于事,真是好不气人。

  所以在黄应山上任之初,广州就出现了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马圈里面养了近三千匹勉强还算是战马的物体,却没兵去骑,而这些马儿缺粮少吃,无人打理,更是日渐憔悴,眼看着就要集体自尽......

  面对这种情况,黄应山很是着急,而他急着急着就真的急中生智了......由于战乱,广州城左近城乡多有灾民,老弱者进城乞活,而其中强悍者却呼啸自聚,或海或路,以掠浮财为生,说白了那就是土匪和海盗。而病急乱投医的黄应山忽然发现这些人便是最好的兵源,若能以利诱之来投,再稍加操练,想必可脱胎换骨,成就强军。

  黄应山的想法得到了和他同样着急的张镇孙的大力支持,其实招抚山贼流寇,本就是宋代扩军募兵的常态工作,同时也是整顿社会风气,维护治安的良方。两宋士卒,除了军户之外,还有很多犯了罪的罪犯,或是亲族犯了罪而受到株连流放的罪犯家属,这些人多是黥刺之后流放远州配军,是以,贼配军的称呼便是从两宋开始的,而仅是从这称呼和军队成份的构成也足以看出军人在宋朝时期的低下地位了。

  有了张镇孙的支持,黄应山便在广州辖境大发征集令,凡自愿投军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