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出兵新罗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张葱道,“给这大黑鱼赐钱两千,布两匹,给他润家。”

  黑鱼欣喜的又忙捣蒜般的磕头。

  李逍又召来他的岳父和内兄问话,他们更是诚惶诚恐,有问必答。聊了几句,李逍也好言安慰他们,让他们老实本份生活,然后也赏赐了他们一些钱帛。

  一连多日,李逍带着衙兵巡视整个安东道各州县,一路所见,到处都是一片春耕忙的景象。

  这里已经看不到半点去年大战的景象,乡村里屯堡卫城纵横,沿路到处都有府兵乡勇们巡逻,看不到半点之前紧张的气氛了。

  那些过去高高在上的百济贵族豪强们,已经纷纷被掀落,被看管,再无法做威做福。

  “安东形势一片大好啊!”长史刘仁轨感叹着道。

  现在安东之地,五都督府十六州一百八十县,共拥有两万名府兵了,除了之前那批一万人援兵,此后李逍又陆续向朝廷索要来七千人,加上原有的三千唐兵,使得唐军总数达到了两万人,这是大唐一个标准野战军团的数量。

  而乡勇数量也是不断上升。

  每县乡勇一团二百人,加上州和都督府所辖乡勇,乡勇总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之数。

  这些乡勇亦兵亦农,其实和府兵是一样的,闲时耕种战时为兵。只不过他们没有府兵的资格,待遇也要差些,装备等自然也大不如府兵。

  可数量上还是很庞大的,这让李逍在安东道实际拥有了满编四个军团的战力。

  特别是这些府兵、乡勇们所驻守的军府、屯堡,更是组成了一道道的索链,把安东地区控制的很严密。

  各地陆续有一些百济叛乱,可每次都是刚冒出了苗头,就被连根拔起了。那位扶余丰大王,更是至今都还流亡的高句丽的平壤城不敢回百济。

  或许是李逍在百济的手段很有成效,高句丽人一直都没有什么大动静,他们虽然也不断派一些斥候哨探越界,可却始终没有打破之前的休兵协议。

  高句丽人依然保持着对大唐称臣的态度,没敢打破如今的这个微妙平衡。

  百济不乱,高句丽人便不敢有所异动。

  而李逍在百济,让百济越来越安稳了。

  反倒是新罗那边,局势反而越来越不好。

  刘仁轨问李逍,“大帅,新罗又派使者前来求援,我们依然拒绝吗?”

  帅府司马李谨行不屑道,“那些新罗人还真是无用,区区几万倭人都打不过,还有脸几次三番来求援。”

  “这次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据说新罗王金春秋病重,听说好像要不行了。如今新罗朝廷内,似乎对继承人有争议,据说金春秋是想让世子金法敏继位,可也有不少贵族想拥次子金仁问继位,也还有人想立少子金仁泰的。”

  新罗不敌倭人进攻,实际上正是因为如今金春秋病重,新罗朝廷围绕着继承人在争斗,他们忙着内斗都顾不上全力御外敌了。

  本来金法敏是世子他继位是没什么疑问的,可金仁问做为次子也有他的资本,他的资本就是他曾经做为质子到过大唐,还成为高宗皇帝的亲卫。

  高宗谓他涉海来朝,忠诚尚可,特授左领军卫将军,去年诏许归国。唐征百济,金仁问还做为新罗军的副帅协攻。

  有这些经历,金仁问便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新罗朝中的亲唐派首领,现在亲唐派就是有意要拥立金仁问为大王。相比起金仁问来,世子金法敏其实是代表着新罗朝的另一种对唐态度,那就是利用大唐来对付高句丽、百济甚至是倭这三个敌人,他们甚至想的是借唐之手夺取百济和高句丽之地。

  “金春秋真的要死了吗?”

  “是的,估计活不过这个月了,金仁问王子派了秘使前来,希望大帅能派兵入新罗,关键时候支持他继位为王。”刘仁轨点头道。

  李逍摸着下巴,“挺有意思的。”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