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衣锦还乡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了。

  看到这个女婿越来越厉害,不但把一个濒临破败的李家庄撑了起来,恢复了生机,还越弄越红火,如今又还当上了朝廷命官,赵大夫如何不高兴呢。

  若是李善人地下有知,只怕也会含笑九泉了。

  附近的村民们被赵先生一句话,都弄的有些醒过神来。

  对啊,三郎当官咧,六品官咧,跟他们蓝田县的县令都一样大了。立时,大家看像李逍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了,以前完全是亲切,李逍就跟他们的子弟一样,虽然说李逍是东家,是地主,但对待大家和气大方,大家也都习惯了他没架子。

  而现在李逍做官了,身上突然间就好像有了一层官威了。

  那官威看不见摸不着,可大家就感觉到有,无形的存在着。

  对官畏惧,那是本能的。

  平头百姓,哪个敢惹官。

  自古民不与官斗,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啊。

  大家不约而同的退后了几步,甚至也没有人再敢去摸李逍的那道明亮好看的锦绫官告,和那深绿色的官袍了。

  相比起宋明清时代的科举发达,虽然唐王朝是科举兴起的年代,但在此时,其实科举取士的规模还极小,平头百姓极难通过科举出头。甚至科举取士,也并不仅是看才,还更看重的是家世和名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就打洞。

  朝中那些关陇贵族们世代都是贵族,不管是西魏还是北周,又或是隋、唐,他们都是贵族,高高在上。

  而对于蓝溪的这些乡民们来说,他们世代就是百姓。不管谁当皇帝,哪个朝代,他们都是百姓,科举也好,不科举也罢,反正他们是不可能脱离农民这个身份的。

  隋唐结束了南北的纷争,统一了天下,也早结束了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不再是以世家门阀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推出多年,但到现在也仅仅只是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官员的一个补充而已。

  可以说,朝廷年年科举,一年一科,但每年选不出几个士子来,科举出身的官员,远远还不如朝廷国子监里出身的官员,更不用说,朝廷如今更多的官员,主要还是以门荫入仕,以及靠着官员们举荐入仕。

  正也是这种情况下,李逍这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突然从一介白衣就授任六品的监正,倒也就不显得太突出了。

  若是在宋明清的科举全盛时代,一个二十一岁的年青人,直接就从白身当到了朝廷中央衙门的一个监正,这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但在这年头,这种非正常情况却是很正常的。

  如得到大佬赏识,或者说直接被皇帝赏识,那平步青云真是最简单不过,比如当年薛仁贵,在征辽军中也不过是个队头级别的,但表现突出,让皇帝惊艳,于是直接就给了他一个五品的军职。

  正比如说,程咬金当初比较看重李逍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