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拉锯战_学霸的星辰大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斌若有所思的表情,冯金辉突然一拍大腿说道:“当然,想要凭借硬实力来发表文章也是完全没问题,如果你能做出具有开创性,且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那就无所谓什么圈子不圈子了,到时候该NS求着你在他们期刊上发文章才是。”

  “嗯,是这么个理了。”韩康顺听着点点头,“不过还有一种最惨的,既没有天才的硬实力,又混不进NS大牛的实验室,就一个劲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研究成果,等哪个NS大牛哪天良心发现,看完你所有的学术论文之后感慨一句‘这人还真有才,要是文章上有我名字,铁定就能在NS上发表了,一旦他这种想法多出现几次,也就不好意思连续拒绝你了,当然,你能批量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文也算牛的不行了。”

  “韩老师……你今天好丧啊。”听完韩康顺几乎充满“倒霉鬼”的故事,吴斌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哈哈哈,这家伙的论文又被EI拒了,能不丧吗,”冯金辉大笑出声。

  “说的好像你没被拒过一样。”看到自己的损友笑的如此开心,韩康顺有些不忿,

  “最起码我心态比你好。”冯金辉说完又是一阵笑。

  ……

  对于长期在科研圈混的人来说,论文期刊投稿过程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虽然没见过猪跑,但都吃过猪肉一样,基本的流程还是门清的。

  所以吴斌在和他们混了这么就之后,对于《Siene》投稿流程也算比较清楚。

  首先,他这篇论文肯定已经过了《Siene》编辑这第一关,因为如果《Siene》编辑都觉得你写的是一坨翔或者没新意,很无聊,那就是直接秒拒,并且这个拒绝基本都在24小时内,在期刊界可谓是秒拒。

  只要坚持过一天,那就说明你的论文进入了第二关,Editrialbard,俗称编委会,就是让一些比较资深的审稿人以及业内同行看看你这文品质如何,这个过程大概是两周。

  接着当你的稿件转换成underevaluatin(评估中)

  这个时候一般的本科生就已经能去吹牛了,能在本科闯入这个阶段,可谓已经相当能打。

  在吴斌投出稿件第四周的时候,正看着文献的他突然收到了一封邮件,打开一看,赫然是《Siene》的revieer(审稿人)发来的!

  ‘终于到这个传说中最麻烦的阶段了吗。’

  这个阶段是和审稿人之间的一场拉锯战,一般来说,审稿人会发一些反驳或者疑问给你,如果只是几条的话,那一般是要你解释或者修改一下的意思,但如果是十几条砸在你脸上,那就不用改了,直接另投吧。

  据冯金辉说,有不少人从《Siene》拒绝到《PNAS》,再到一些在科研界算是二流的杂志,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能给你从《Siene》拒绝到一些4,5分的小杂志。

  不过吴斌在他审稿人的邮件里,倒是没看出什么刁难他的味道,都是一些角度很正的提问,于是吴斌酝酿了一下回答,开始撰写回复邮件。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