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章 百官叩阙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神器,叛军私下把这个神器称作冲天雷,但武昌高层却极力否认这一存在,不少士兵因为谣传冲天雷受到了严厉的处置。

  其中包括从洞庭湖前线逃回来的溃兵,他们还没跟官军列阵交手就被冲天雷炸得两耳嗡嗡作响了。

  这个消息得到了钟传的高度重视,为了求证官军雷管神器的存在,钟传决定派部下高手去洞庭湖前线走访调查。

  与此同时,杜洪的求救口吻也愈发恳切,唇亡齿寒,照这个形势下去,等鄂岳被朝廷扫灭,下一个就该轮到湖南和江西了,钟传决定再向武昌增派八千士兵协防。

  书房里,钟传正在阅读杜洪的书信,从行文来看,杜洪已没有了当初的自信,卑微急切的求救口吻让钟传倍感舒适,但强势的官军也让他忧心忡忡,江西该何去何从?

  中立?不行,等扫平鄂岳,皇帝不见得会放过江西,到时候人为刀俎,我要么交出江西,要么起兵自保。

  倒戈朝廷?

  这样虽然能保住现状,但按照皇帝的秉性,早晚会征我入朝,也就是说,无论江西是保持中立还是投降,他都必须离开洪州,带着全家老小去长安定居。

  如此看来,就只能跟鄂岳一起造反了,与其为人所制,不如四镇同盟,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还说不定。

  收起书信,钟传下令升堂。

  “参见大王!”

  走进正厅,文武们就给钟传施礼。

  钟传笑呵呵的,跟这个寒暄几句,拍拍那个肩膀,都打过招呼之后,他才走到自己的椅子上坐定,看了众人一眼,钟传凝声道:“诸位都是洪府忠诚之士,本王也不来虚的了,召大家来是因为本王收到了两封信,董书记念一下。”

  堂下一名文官上前从钟传手中接过两封书信,然后打开第一封念道:“江南本一家,鄂岳豫章家世相同,同气连枝,欣野才不及人,今鄂亡已近矣,欣野卑微失德,自得灭亡,不敢有所怨,唯忧岳章相近,恐朝廷定鄂问道于彼,那时大王是战是降?无论降战,大王甘愿视钟氏家业不保?倘大王哀怜欣野或七州百姓,请以猛将悍卒助,欣野不胜感激之至。”

  书信读完,堂下文武讨论开来。

  钟传端坐上位,冷眼旁观,听众人说的差不多了,钟传猛然站起,瞪眼勃然道:“官军不渡长江已经百年,及当今天子视朝,刻薄寡恩,猜忌反复,滥讨臣藩,妄诛功臣。”

  “凤翔无罪,李茂贞头断独松,东川无罪,顾彦朗圈禁宅邸,西川无罪,王建面缚西都,华州无罪,韩建枭首马嵬,鄂岳无罪,洞庭湖陈兵五十万,杜洪之后又会轮到谁?”

  “本王身为宰相,位列三公太保,又是先帝册封的南平王,拨乱反正,匡扶社稷,主持中外公道乃职责所在,天子逼迫太甚,因此本王决定起兵自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