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11章 廷尉吴公_少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炮政治要不得啊···”

  心有余悸的长出口气,刘弘理智的放下将御史大夫改造为中纪委的打算,转而开启下一个话题。

  “今廷尉、少府出缺,朕不明于贤达,还请太傅教朕:今汉家,何人可当此二职?”

  郎中令的事儿,刘弘已经和柴武达成了一致:明日早朝,柴武就将作为举荐人,正式推举令勉成为郎中令。

  剩下两个九卿人选,就需要刘弘慎重考虑了。

  不同于郎中令的专职性,廷尉和少府,其职权范围十分广泛,其人选必须慎重考虑。

  郎中令,可以理解为皇帝的武装保镖;卫尉可以看做是京城保卫部长;这两个位置,即便刘弘任人唯亲,派心腹草包上去占坑,其影响也不会太大——保镖队长和武装部长,只要对刘弘忠心即可。

  而廷尉作为司法机构,其职权丝毫不亚于后世的第一法院;少府更是担着初步调控市场的作用。

  除了内史之外,少府和廷尉,是汉室最具专业性,同时也是最容易看出官员能力的位置。

  奉常、宗正,刘弘可以让刘不疑应付,卫尉可以让虫达在明面儿上撑着,暗中准备让秦牧接手;郎中令可以拉令勉过来占坑加镀金。

  但少府和廷尉,刘弘即便想让人占坑,也必须要找专业能力优秀的人,才能胜任这两个工作。

  尤其是廷尉!

  在原本的历史上,文帝时的廷尉张释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为整个西汉的法制思想打下基调:法如是足以。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犯没犯罪,犯了什么罪,应该受到什么惩罚,都应该根据法律的规定处置,不能因为执法者的心情太好或太坏,而让犯法者受罚过重或过轻。

  这画风,是不是很熟悉?

  ——这就是西元版本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此先进,近乎于后世法制思想相媲美的理念,对文帝赢得天下人心,厘清吏治,最终开创文景盛世打下了坚实无比的法治基础。

  时人一句“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评价,就足以道尽张释之的成就。

  与之鲜明对比的,就是张释之的继任者——张欧。

  文帝驾崩后,为储时被张释之频繁为难的景帝秋后算账,将张释之外放为淮南王相,任命张欧为廷尉。

  史书对张欧的评价是‘治刑名学,然素性普成,不尚苛刻···’

  刑名之学,是西汉时对法家学说的代称;也就是说,张欧是法家出身的官员。

  但作为一个司法官员,坐在西汉‘酷吏高产地’的廷尉,张欧却得了个仁厚长者的名声?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张欧的‘业绩’无疑就更浅显了——张欧为廷尉十数年,廷尉处死的死囚,没超过五指之数!

  难道是张欧能力太强,让景帝朝的犯罪人数大幅下降,死囚的数量降低到了每两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