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释门代表大会(二)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槛外人熟悉多了,这里也没外人,在坐的除了本相与唐参军外,都是释门同道,更不是外人,但言无妨。”

  “……”

  明诚和尚眉毛都打了结,被逼无奈,只好再喧一声佛号,趁机组织一下语言:“本门兴旺,贫僧作为释家弟子,自然高兴,之所以数量一下增多,是因为宋官家虔心修佛的缘故……”

  “嗯,原因本相自然知晓,本相是问,两府之地,如此多的僧众寺产,合不合理?”

  “这……”

  “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和尚身为有道高僧,说话也要吞吞吐吐么?”

  明诚和尚大窘,大冷的天,额头上竟然冒出了油汗。

  凭心而论,如此多的寺庙,简直害人,香火钱都分摊没了,本寺又如何能再兴盛,他身为清凉寺的主持,又得华严宗的真传,不论是从本寺收益还是佛学理念上,都对禅宗一哄而上的做法颇为不满。

  一则,广招门徒,必然泥沙俱下,二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也最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禅宗的锅,缘何要我来背。

  虽然其心有不满,但公然指斥释门同道总归是不妥,所以他急的额头冒汗,也急不出一个字来。

  好在曾梧也不再为难于他,示意入座,转而问下一位。

  有了明诚和尚的缓冲,接下来的发言就简单多了,总的来说,释门兴旺,是因为我佛慈悲,当然,就京兆府与凤翔府来说,现有的僧寺够多了。

  并且表示,因为数量多了,难免会有一二滥竽充数之徒,急功好利之辈,这些释门中事,吾等释子,责无旁贷,自会处理好云云。

  同时,请朝廷放心,以现有的寺庙与僧人为标准,今后总数不会再增加了,当严格控制。

  曾梧欣然颌首,在众僧一一表态完毕后,笑着做小结:“众位大和尚都说的很好,意见也高度统一,本相复述一遍,大家看看有没有出入:

  一是僧寺的数量够多了,二是确实有一些滥竽充数的释门劣子。是不是这样?”

  众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在想,意思虽然稍有变化,但总归是大差不差,当下都点头称是。

  曾梧道:“很好,大家的想法与朝廷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们也认为这数量是够多了,甚至是超标了,但既然都剃度了,总不能再逼着那些僧人们再还俗,我朝的政策宗旨,始终如一,这里再次明确一下:

  信仰自由,朝廷绝不干涉。

  至于一些滥竽充数的害群之马,方才诸位大和尚也说了,释门自有解决之法,这事,朝廷就不插手了,希望能落实到实处。”

  语毕,众僧大喜,连连称善。

  曾梧端起茶杯,轻吹了两口,再浅呡一口,继续讲话:“朝廷允许信仰自由,但不允许法外有法,佛说众生平等,我大秦陛下也说天下士庶,人人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