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宁可迟进,不失寸土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京师,再次诣匦上疏,请禁兵器,结果又是疏入不报,宋九重翻翻白眼,连个末流官也没给他。

  高锡苦等两年,穷的家徒四壁,终于耗不下去了,投书宰相范质,范质念其前朝旧臣,奏用为著作佐郎。

  兜兜转转,回到翰林院翻故纸堆,高锡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老实雌服。

  好在有贵人,这位贵人姓陶名谷,官拜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这官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宋初,还是沿承周制,六部尚书有名无实,只用于加官,但陶谷很不满意,几次向宋九重有所抱怨。

  这陶谷何来的胆子,敢向皇帝发牢骚?

  因为禅让的诏书就是他写的,黄袍加身的宋九重诸事皆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禅让的流程,陶谷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然后在宋九重最急需的时候,轻巧巧的从袖子中掏了出来。

  然后,就加官了,结果傻眼了,前周时,他是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到了大宋朝,还是一个卖弄笔墨的翰林承旨。

  几次三番的抱怨后,宋九重烦了,说:“翰林学士,起草诏书,不过参照前人旧本,添换几个字句,依样画葫芦而已,卿有何贡献。”

  陶谷听闻后,题诗自嘲道:“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他其实还有首词更有名,词名春光好,却是前周时,他曾出使南唐,道貌岸然的样子惹恼了韩熙载,韩熙载说看我把他的脸皮扒下来。

  他让歌妓秦弱兰扮作驿卒之女,旧衣竹钗,洒扫庭院,不过两日,便勾引诱陶谷上了床。好事毕,陶谷赠送情词一首,词云:“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次日国宴,韩熙载让秦弱兰且歌且舞,把这春光好唱的柔情百转,陶谷丢人大发,只好以酒淋身装醉,郭荣为此气的将其罢官去职,后来实在找不到文采好的,又将他起复。

  因着这样的人品,陶谷人缘很差,同为翰林的窦仪,很受重用,有拜相之迹,陶谷找来俩助手,一赵逢,一高锡,硬生生的把窦仪给挤了下去。

  高锡因此步步荣升,先当监察御史,后来又当左拾遗、知制诰,把陶谷的差事给夺了,宋炅登基后,更是随驾听用。

  宋炅听了高锡的论断,哈哈大笑道:“卿为文臣,对敌情分析倒也中肯,既然敌军摆明了不会出城厮杀,那么只能攻城。”

  宋炅略顿了顿,继续道:“石卿,能者多劳,你领精兵一万,负责阻击掩护,李卿,你来负责平坑填河,刘卿,你来督造攻城器械,限七日内完工。”

  “诺。”

  石守信、李处耘、刘廷让连忙出班接令。

  石守信之前任性使气了一把,前敌都部署没了,但却因功从凤翔调镇天平军节度,也算是又把屁股挪回正位了。

  这一回却是没脾气了,官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

  他是怂眉耷眼了,负责北路进攻的义兄李继勋却皱起了眉头。

  军不可从中御,何况将乎。

  他看了看虽无监军之名,却有监军之实的田钦祚一眼,冷声道:“大震关拿下与否是迟早的事,但若是全兵压上总攻,却是不行。”

  田钦祚将马鞭圈起又松开,晃荡着,一如他那懒洋洋的样子,“某只是建议,建议,李帅不必放在心上,只是中使二天来一趟,这催的某都心发慌,是以……”

  “田将军,你我皆是南征北战过来的人,遇事岂能只顾前,不顾后的道理,这大震关要破,安戎关要守,还有萧关也要防,宁可迟进,不失寸土,方为上策。”

  田钦祚呵呵轻笑,朝李继勋拱了拱手,却是自回本阵去了,李继勋强自咽下无名怒火,铮然一声拨出战刀,怒吼道:“进攻。”

  亲卫摇起令旗,一座座砲车响起吱吱嘎嘎的响声,迅速绷紧,然后倏的松开,巨大的砲石发出隆隆巨响,向关城狠狠的砸去。

  与此同时,辅兵抬着三脚掩墙,迅速的在射程内排开阵势,随后,有整营的弩弓呐喊着冲前,在掩墙的防护下向关上飙射。

  砲石隆隆,弩矢纷飞。

  又一次攻城战开始。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