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3:无赖的最高境界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宰相。”

  宋九重这才把制令决策权给了赵普,说的冠冕堂皇:“卿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

  赵普傻眼了,我是门下侍郎好不好,让我干中书侍郎就早说呀,可宋九重都做了如此大的让步,再不好争了,只能谢恩退朝。

  但事没完。

  上午争论结束了,算是赵普赢了,可是还没来得及庆祝,下午,就有令旨下到了政事堂,令赵普监修国史,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以副之。

  这参知政事,乃宋九重的发明,不宣制,班在宰相后,不知印,不预奏事,不押班,但奉行制书而已。

  薛居正是前朝老臣,吕馀庆便是吕端兄长,本是宋九重未登基前的得力幕僚,有从龙大功,这一回,虽是进了政事堂,却是个假影子,相比起来,却是兄不如弟了。

  赵普差点一口老血吐出,这一下好了,自己这位门下侍郎,就真等若高级幕僚了,可是他不敢对官家有怨言,但对之前三相大权在握,风光八面的威风实向往之。

  却不知范质三人,也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空心宰相,周世宗霸道绝伦,大事每自决,宰执只执行而已。

  但这两位皇帝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前一个,按规矩来,除了军国大事朕决之,其它的,都要走正常的流程,所以,范质等三人只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能与世宗配合的默契,且自身在朝野还都能形成相当的影响力,文官怕范质,武将惧魏仁浦,这是朝野公认的,相公能当的煌煌大气,全因为印把子在手中。

  正因为三相有足够的影响力,宋九重才捏着鼻子硬按着他仨在相位上,直到有底气换了才终止。

  这后一位,却是不按规矩来了,欲尽收宰相大权,实在不行,先收一半,然后变相的再收一半。

  所以,赵普这个门下侍郎,就好比驴粪蛋子一般,他曾经好长时间生活在懊悔中。

  作茧自缚,说的就是他。

  他之所以能从枢密院升到政事堂首相,全因一策之功。这一策说起来,只有十二个字。

  宋九重问他:“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止,朕欲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卿有何策。”

  赵普答:“症在藩镇,君弱臣强,若欲治之,只需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宋九重抚肩而赞:“卿之计策,深得朕心,真宰相器也。”

  他因此而成门下侍郎,位列百官之首,却也因此成了史上最没权的宰执。

  但再没权,也是相公,这官还得当下去。赵普冥思苦想,终于被他寻得一计,不仅没权的相公当的稳稳的,还为他搏来一个刚毅果决的美名。

  史记:“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及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乃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当宰执当到他这份上,也真够憋屈的了,想想前任,那是与皇帝坐而论道的呐,皇帝还得请茶。

  可他呢,与内侍无异。

  他这计策说白了很简单,官家你把我的印把子收了,又要我干事,好嘛,官家你无赖在先,臣有样学样,无赖在后可以吧。

  不就是不要脸么。

  臣也会。

  ……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q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